遗者永久,艺者魂魄。华夏民族永久的魂魄就是我们每一代华夏儿女的保护和传承,华夏文化遗产网有志于成为有关华夏文化遗产的专业、全面、图文影像并茂的权威网络平台,充分展示华夏文化遗产现状、呼吁更多的社会关注

                                                                                                                           备案号:京ICP备07503584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北京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主办

浏览量
产品名称

福泉山遗址

福泉山遗址系曾名覆船山,又名薛道山,位于重固镇中心地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上海市青浦区重固镇西,属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五六千年。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青浦区唯一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福泉山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长94米,南北宽84米,高7.5米。完整保留了距今6000-7000年历史的各时期文化叠压遗存,内含有新石器时代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马家浜文
所属分类
没有此类产品
产品描述
产品参数

  福泉山遗址系曾名覆船山,又名薛道山,位于重固镇中心地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上海市青浦区重固镇西,属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五六千年。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青浦区唯一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福泉山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长94米,南北宽84米,高7.5米。完整保留了距今6000-7000年历史的各时期文化叠压遗存,内含有新石器时代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马家浜文化与战国时代的遗存,被考古学家誉为“中国的土建金字塔”、“古上海的历史年表”、“上海的发祥地”。福泉山遗址属太湖地区典型土墩遗址,面积约7000平方米。遗址内发现保存良好的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墓葬叠压关系,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出土了一批新石器时代陶、玉器中罕见的精品,如人兽纹琮形镯、黑陶阔把壶、楼孔足鼎等,是探讨良渚文化社会性质,探索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等问题的重要实物例证。福泉山古文化遗址至今仍完整地保存了一方有黄褐、灰褐、灰兰、青灰、黄土等五色土层的文化叠压遗存,被考古学家誉为“古上海的历史年表”、“中国的土建金字塔”。

  据清光绪《青浦县志》记载,“福泉山在干山北,下皆黄土,隆然而起,仅土余亩,殆古渭息壤也……。初因形似覆船,后以井泉甘美,易今名。”1962年上海市开展文物普查时,在山坡上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陶片、石器与红烧土等文化堆积,确定这里是一处古文化遗址。1977年经报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宣布为文物保护地点。同年当地重固中学师生在福泉山下田间劳动,又发现数件崧泽文化的陶器。为了开展太湖地区的古文化研究,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于1979年,1982—1988年进行了多次发掘,共发现崧泽文化的居址1处、墓葬19座,良渚文化墓葬30座,以及战国墓6座,西汉墓96座,唐墓l座,宋墓2座,共出土各类文物2800余件,其中有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玉琮。现发掘资料和出土文物陈列于上海博物馆、青浦博物馆,其中有些珍品还远赴美国最闻名的大都会博物馆和德国汉堡展出。

未找到相应参数组,请于后台属性模板中添加
暂未实现,敬请期待
暂未实现,敬请期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