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推荐搜索

主页底部二维码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主办: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版权所有 2008 CCHF, All Copyright reserved. 京ICP备07503584号-1
地址:北京东直门南大街5号中青旅大厦1009—1012室 邮编:100007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43号 电话:010-58156230/31/32/33 传真:010-58156230-618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专题 华夏魂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携瓜州西夏石窟壁画今日亮相台湾

浏览量

  神秘王朝的艺术之光

 

  由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中华文明教育基金会、母亲的艺术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华夏魂—西夏石窟壁画台湾首展暨耿瑩女士、陈曹倩女士艺术作品联展,日前在大同大学音乐厅隆重启幕。现场嘉宾不仅欣赏两岸杰出女性的艺术作品,并亲眼目睹西夏王朝的艺术之光!

 

 

  耿瑩会长在开幕式上致辞 千余年前,在中国西部两万多里土地上,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活跃着一支精骑射、善征战的少数民族——党项族。他们吸收中原先进文化,废奴改制,重农兴牧,开疆固土、创造文字,制定法典,发展贸易,逐步统一了西部纷争不息的诸部族,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地方政权——西夏王朝。

 

  西夏王朝前期与北宋、辽平分秋色,中后期与南宋、金鼎足而立。

 

  后世形容:“三分天下有其一,雄据西北两百年”。

 

  成吉思汗先后四次亲征西夏,均付出了惨重代价,并传他最终死在了党项族的弓矢之下。因此当蒙古大军攻下西夏都城后,屠城灭族,一个少数民族——党项族消亡了,西夏文化亦毁失殆尽。在后人眼中,西夏成为华夏历史上昙花一现的神秘王朝。

 

  幸运的是,湮灭上千年的西夏文化艺术在甘肃瓜州境内的石窟中得以保存下来。

 

  西夏人崇尚佛教文化。公元1036 年西夏占领瓜州后,先后开凿了东千佛洞、榆林窟等石窟群,并在窟内绘制佛教内容的壁画。由于当地属砂岩地带,自然条件恶劣,多风少雨的荒漠、半荒漠自然环境使得千余年石窟壁画保存至今。

 

  西夏石窟壁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线条上采用铁线与兰叶描为主,辅以折芦、莼菜条,敷彩大量使用石绿打底,使画面呈冷色调的“绿壁画”,闪耀着独特的艺术之光。此次参展的21 幅壁画,出自当地艺术家在西夏石窟内现地临摹,是西夏石窟壁画第一次赴台展出,其中东千佛洞15 幅石窟壁画更是首次面世。观其画如临其境。

 

  站在壁画前我们仿佛“穿越”千年聆听西夏人诉说“水月观音变”,在千年瞬间聆听着他们的故事,欣赏中国目前唯一保存的具有印度波罗王朝时期艺术风格的“观音曼陀罗”。。。。。。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以保护传承中华文化遗产为己任,多年来一直关注、支持瓜州西夏石窟特别是东千佛洞石窟壁画的抢救性保护。会长耿瑩女士多次考察东千佛洞,提供经费安装太阳能卫星直播电视、照明及交通工具等,改善保护条件。此次耿会长率团携壁画来台首展,期冀台湾民众亲睹千年前一个神秘王朝的艺术之光,呼唤两岸同胞共同珍爱华夏民族文化遗产,携手共铸中华民族新辉煌!

 

 

参加开幕式的台湾各界知名人士

 

 

嘉宾在开幕式上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