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推荐搜索

主页底部二维码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主办: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版权所有 2008 CCHF, All Copyright reserved. 京ICP备07503584号-1
地址:北京东直门南大街5号中青旅大厦1009—1012室 邮编:100007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43号 电话:010-58156230/31/32/33 传真:010-58156230-618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专题 十周年

杨莹莹

浏览量

画家杨莹莹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员,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长务副秘书长。并长期受聘于北京师范大学、国家汉办、国际孔子学院等大专院校,进行中国传统艺术的推广与教学。现专攻中国画,探索一条中国画与民间艺术相结合的道路,以中国娃为媒介,表达真、善、美的主题,打造中国娃品牌。

 

我与基金会一起成长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迄今成立五周年了,在纪念活动庆典上,由我的生肖画制做的台历将作为庆祝礼品,为此,我深感荣幸与骄傲!

  与基金会结缘还是2010年前的事,当我收到基金会去印度办画展的邀请函,就毫不犹豫地接受了。

  开预备会时,当我见到耿瑩会长,见到王迎春、庄寿红、温英等老师,才意识到这是一场高端的中外艺术交流活动,以上这些老师可以说是我的前辈与导师,我能与她们一起出国办展,是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又拓宽了我的眼界,为我的艺术生涯增添了一抹新的色彩。

  2010年是中印建交60周年,又是国际妇女解放运动100周年,“东方之韵——中国著名女画家赴印度作品展”在印度新德里国家美术院拉开帷幕。此次作品展是“中国节”系列活动之一,经中国文化部批准,由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会长耿瑩率领11名画家前往印度参加文化交流。通过半年多的精心准备,反复锤炼推敲,我的《中国娃》第一次以四尺多幅的形式,参加了国际性画展,并且整整占据了展厅的一面墙,由于它夸张的造型,浓烈的色彩与印度文化审美有许多相通的地方,所以受到了印度朋友们的关注与喜爱。一位印度官员对我说:“我们印度人就喜欢强烈喜庆的颜色,你的画带有浓郁的民间色彩,所以我们很喜欢。”一位老者指着我的《牧归图》上的牛说:“这张画我最喜欢,因为牛也是我们印度的吉祥物,画上这两个孩子也非常可爱。”

  在这次交流活动中,我的画《快乐雨》作为礼品,送给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参赞。《荷塘晴雨》也被这次活动所收藏。

  通过这次交流活动,使我的艺术造诣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当年玄奘到印度拜佛求经,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我也准备要经过更多的磨炼,取到艺术的真经。

  2012年6月,我再次荣幸地受到邀请,参加了台湾举办的《华夏魂》活动,这是继2009年第一届海峡两岸交流活动之后的又一次活动。我们将甘肃瓜州西夏石窟壁画在台湾隆重推出,这些国宝级的文化艺术遗产,别说是台湾同胞,就连生在大陆的我,也是第一次见到。我被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所震撼,感到无比自豪。同时还有耿瑩会长与台湾“母亲的艺术基金会”董事长陈曹倩的艺术联展,用她们精湛的艺术作品传达了海峡两岸血脉相通的浓浓深情。这是一次高端的民间艺术交流活动,受到了台湾主席吴伯雄与立法院院长王金平的接见。

  这次活动我们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各种宴请足以表达了台湾同胞对大陆同胞血浓于水的一片深情。礼品互赠,更加深了两岸同胞的友谊,我会除了赠送珍贵的“千手观音”的汝窑盘之外,还有画家精心绘制的中国画相赠,我的《中国娃与中国龙》也分别赠送给了台湾的立法院院长王金平与台中市市长胡志强。答谢宴会上我还为台胞进行了撕纸与剪纸表演。在最精彩的互动作画环节中,我的《中国娃》也起到了活跃气氛,沟通海峡两岸感情的作用。

  基金会的每次活动,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都是以画家合作的巨幅画相互赠送开场,以互动的巨幅留念画结束,每次合作的过程,我都能从中能学习到各位老师高超的画技、谦虚合作的精神与美德。

  与此同时我还参加了2011年的基金会答谢宴会,小小银行家等的一系列活动,通过所有这些活动,更了解了基金会的宗旨,明白了为什么每次基金会的活动都会如此精彩、如此完美、如此叫人难忘。因为我看到每一个活动的背后,是基金会全体成员无私的付出和努力。

  过去我宣传中国文化的平台,仅仅限于中国孔子学院的课堂。每年要出国教学的1000名志愿者,都要先经过中国传统文化的课堂进行学习,此事已坚持了五年,人们称我为文化交流的使者。而现在是基金会给了我直接走出国门的机会,更直接地传播中国文化,她是我学习的课堂,是中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是我使《中国娃》走向世界、放飞梦想的家园。当我们走出国门时,会长总是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讲:“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颗爱国的种子,只有在异国他乡的时候,它才会发芽,它才会表现得如此强烈…….我们每一个人走出国门,都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形象。”无论会长出现在任何场合,她的优雅的谈吐与仪表风度,她的平和淡定,她的慈祥和威严,都使我们肃然起敬,为之骄傲,她言传身教地告诉我们一个中国人应有的文化素养。

  基金会的五年,也是我国飞速发展最迅猛的五年,经济富国固然是根本,文化更是强国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保障。耿瑩会长创办的中华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通过全体员工与新老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中国文化遗产将会得到进一步的保护和传承,中国文化在世界上会更广泛地传播。我本人愿在基金会的带领下,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传播者,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希望将来在基金会庆祝10周年的时候,我仍然是基金会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让我们衷心地祝福基金会的事业蒸蒸日上,各项活动越办越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