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推荐搜索

主页底部二维码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主办: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版权所有 2008 CCHF, All Copyright reserved. 京ICP备07503584号-1
地址:北京东直门南大街5号中青旅大厦1009—1012室 邮编:100007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43号 电话:010-58156230/31/32/33 传真:010-58156230-618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专题 十周年

彭小平

浏览量

面人传承人彭小平

 

  1961年出生,自三岁开始捏面人,后拜著名画家陈大章、范曾习画,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创立面人彭品牌。2008年面人彭被崇文区政府任命为非遗项目传承人,面人彭作品红楼梦人物是历届庙会最受大众欢迎的民间艺术之一,面人彭作品多次被国家领导人赠送国际友人。

 

  2010年秋,我有机会参加了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组团前往印度的文化之旅,访间了印度这个既神秘又奇异、既古老又现代的东方大国,所见所闻无不令我备感惊讶与震撼,深感中印文化交流的重要所在,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确实感到异国的文化气息,从中吸取了精华。

 

  2011年秋,我又一次有机会参加了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组团前往巴基斯坦的文化之旅,中巴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巴基斯坦是最早承认中国的国家之一。1951年5月21日,中巴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巴两国建立了全天候友谊,开展了全方位合作,尤其是去年中巴建交60周年,把中巴关系发展推向了新的高潮。

 

  正像文化展中写的一样,中巴两国是好朋友、好邻居、好伙伴、好兄弟,中巴友谊万岁。我是第一次到巴基斯坦,赴巴前心中也存在疑惑。事实证明,我的疑惑是多余的,因为巴基斯坦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对中国人民的友好都超过我的想象,特别是巴基斯坦人民对中国人非常热情、友好、亲切,感到两国交流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巨大。

 

  我有幸参加了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前往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二次文化交流活动,所到之处无不感到惊奇,如果不是基金会的邀请前往很难想象何时会实现对二国的访问。我到访过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众多国家,但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印度之行和巴基斯坦之行,在印度、巴基斯坦访问期间了解到大量的人文与自然,充分认识到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建立的友谊意义深远,深深的感到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对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祝福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的使命之树常青!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面人彭.彭小平

2012年7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