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瑩女士,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后代,画家。她常说是上一代人的熏陶,铸就了她坚韧的性格与敢想敢为的闯劲。多年的从画经历,使她与中国文化结下不解之缘。正是这种时间与经历凝结而成的厚重,让今天年近七旬的她坚毅地选择了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道路,选择了一份执着于追寻探索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理想的人生。
“中国文化博大而精深,正是华夏的文明,赋予了我们中华民族自信、包容、刚柔并济、果敢、凝静而胸怀浩瀚的品质,使之多个民族和谐相融,历经数千年,演绎着知性‘人生’,启动着未来的每个瞬间,才有今天的自强不息。”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创会会长耿瑩如是说。
正是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失落现象的焦虑,耿瑩发起成立了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将以唤醒全社会对中华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为己任,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遗产,发展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协助政府推动现代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为宗旨。她愿意并呼吁,所有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有识之士共同承担这份历史的重任,共同发挥人们的聪明才智,让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优美的自然文化遗产,能够子子孙孙地传承下去。“我只求做一个闪亮的‘小灯泡’。当孩子们有一天发现自己国家的文化博大精深,意识到华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根的时候,我希望他们内心充满民族自豪感,能够跟着‘小灯泡’找到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