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搜索
推荐搜索: | ||
10年坚守 不忘初心 | 一带一路专项基金 | |
会长专栏 |
主页底部二维码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主办: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版权所有 2008 CCHF, All Copyright reserved. 京ICP备07503584号-1
地址:北京东直门南大街5号中青旅大厦1009—1012室 邮编:100007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43号 电话:010-58156230/31/32/33 传真:010-58156230-618
耿莹会长参观瑞典华人创办的中文学校
10月16日下午,耿莹会长应邀参观了坐落于瑞典南部第三大城市马尔莫的中文学校,欣然为中文学校取名为“华鼎中文学校”,并题字留念。
据陪同参观考察的学校负责人孙建华介绍,马尔莫毗邻丹麦首都哥本哈哥,是欧洲著名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这里依山傍水,风光迤逦,学子云集,人才荟萃,集现代文明与古朴风情于一体,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平台。
中文学校是由当地华人创办的一所公益性的学校。校务管理工作由理事会成员义务兼职承担,理事会设理事七人,都是热心公益的学生家长。目前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所有任课教师均具有高等学历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一直从事着教育工作,熟悉现代教育理念,具备较丰富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学校成为了瑞典南部华人子女聚集学习中文及中国文化的乐园,成为了中瑞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家长相互交流,畅叙同胞情谊,了解国内信息的重要场所。这所学校在瑞南部地区的中瑞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受到各界高度赞誉。
学校开设了汉语、绘画、书法、舞蹈、钢琴等课程。当耿莹会长了解到,刚成立半年的中文学校,已有58名学生报名时,她非常高兴地说:“中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教育的重中之重是让二代华人说好中文,用好中文,时时不忘自己有一颗中国心。学校课程的合理设置以及特色的活跃的教学方式,是给华裔二代们提供全面接触中华文化的最好机会。你们学校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更成为了华人联系的纽带,应该为你们点赞。”
参观中耿莹会长不断地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着,她说:“孩子们即使说着流利的汉语,是否能够真切领会其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也是华人二代们的困扰。建议应多搞一些活动,加强互动交流,加深认知了解,这些对于华人后代学习中国文化、传承民族文明会起到积极作用。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愿与你们携手共同努力,为弘扬中国文化尽一份绵薄之力!”
耿莹会长为这所瑞典中文学校取名“华鼎中文学校”,是寄托着一种期盼,她希望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海外继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