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推荐搜索

主页底部二维码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主办: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版权所有 2008 CCHF, All Copyright reserved. 京ICP备07503584号-1
地址:北京东直门南大街5号中青旅大厦1009—1012室 邮编:100007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43号 电话:010-58156230/31/32/33 传真:010-58156230-618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 1

《陕西古树神韵》阅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16/07/25 15:25
作者: 来源: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发布于:2016-07-25 16:22:48 点击量:783
   我最近读了一本《陕西古树神韵》,是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此书是即全国境内对散生古树木和古树群进行普查60万余株的一个缩影。只陕西省境内的,也是地处黄河中游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即是华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读完此书,只有一个感觉“惊心”,惊心的是他永不放弃的韧和坚。
    惊心的是他不管是在沙漠,还是贫瘠的土地上,从不放弃对太阳的追求和努力创造自我生存的活力。
    惊心的是他从来就不顾外部环境对他身体摧残使其变形,他仍是枝叶茂盛,向天追求给人类创造阴凉。
    惊心的是他以他生长的年龄给中华民族讲述着他的初衷,讲述着中华民族的祖先故事,为往圣们继绝学的非物遗的历史学问。
    惊心的是他们的性格与中华民族的性格特点如此的类同,真乃是什么人植什么树,什么树护什么人。
    对于非物遗的保护,传承此些古树作了佐证,而最终能保护、传承至今给我的感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韧和坚,尤其是文化不高的普通中国老百姓。他们的保护与传承的方式即简单又朴实,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建个小庙,植几棵他们认为与庙主相称的树,仅此而已。就能一代一代的记得庙主的功德,就能传承庙主的做人而世代学之,就这么单纯。
    我举一例:例子比比皆是,黄帝陵、老子植柏、萧何植柏、张骞柏、禹宫古桂、蔡伦桂花、诸葛珊瑚朴、仓颉植柏、林则徐植柳、毛主席植丁香等等……
    使我“动心”的是,现在有文化的人,谁还记得中国的汉字创始人是谁?!但不识字的百姓知道!他们和这棵树龄有5000年的柏树,守候这个小庙,因为庙和坟墓中的主人是为中华民族创造文字的先祖仓颉,又一代一代的承传至今。这棵柏树树势非常好,树高17米,树的胸围7.28米,根围有9.3米,枝叶茂盛无比,形似一个大瀑布,顷于庙内,是在默默地守护着中华民族汉字的始祖。
    所以中国历史没有断代,不是皇帝,也不是官,而是默默无闻的百姓,人民是一个政府的天。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应该是我辈的担当和使命。
    真想来生是棵树,也和他们一样,默默地守候,一半在祖国的土壤里,一半飞扬在中国风的滋润中,享受着安详,倾听者孩子们的歌……
 
                                                              耿  莹
                                2016年7月23日
\
周公庙唐柏,这两株柏树生长于宝鸡市岐山县凤鸣镇周公庙风景区大门两侧。树龄均为约1200年,树高分别14米、15米,胸围均为2.60米,冠幅均为8米。这两株侧柏植于唐代,也称“唐柏”。
\
林则徐手植柳,这株柳树生长于宝鸡市凤翔县东湖公园内环湖东路。树龄约170余年,树高13米,胸围2.50米,冠幅8米。相传为清代名臣林则徐手植。公元1842年,湖广总督林则徐虎门销烟以后,道光皇帝迫于英军压力,以林则徐对鸦片事宜办理不善为由将其流放新疆伊犁。林则徐赴伊犁途中,在东湖手植柳树数株,此为其中仅存的一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