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推荐搜索

主页底部二维码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主办: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版权所有 2008 CCHF, All Copyright reserved. 京ICP备07503584号-1
地址:北京东直门南大街5号中青旅大厦1009—1012室 邮编:100007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43号 电话:010-58156230/31/32/33 传真:010-58156230-618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 1

耿莹会长应邀出席中国非遗城市论坛

发布时间:
2017/09/10 10:15
作者:杨小侠 来源: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发布于:2017-09-10 15:02:00 点击量:911
  9月9日下午,耿莹会长应邀出席由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杂志社、经济·中国文化金融研究院在京主办的中国非遗城市论坛。出席本次论坛的有中宣部、文化部、非遗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等相关领导。
  本次论坛以“一城一地一非遗”为主题,通过各城市市长之间的讨论和交流,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城市文化品牌的建设中,如何提高城市的文化内涵、塑造城市的鲜明个性,有利于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
   论坛首先由耿莹会长致辞,她从“茶”字为切入口,解释了文化的意义以及如何把非遗融入生活中。同时也介绍了基金会成立十年来的发展和经验。她认为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队伍越来越壮大了,人们对保护和传承非遗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建构全方位的保存之外,应该开拓更多的观众群。媒体具有得天独厚地宣传作用,让年轻一代的传承者,充分保护、传承优秀的传统的文化,了解祖先的智慧和用心。当下,如何给全国14亿人增加文化自信,怎样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至关重要。
   其中她特别强调,建立文化自信,不仅需要了解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也需要对世界历史文化、现代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鉴。
\
   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原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原副局长杨春光表示,非遗传承非常难,需要复制和创新,需要大量的经费保障,需要做好建设,需要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
   同时本次论坛也探讨了非遗城市在建设中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问题,诸如城市文化品牌内涵不够丰富、保护意识薄弱、传播渠道狭窄等。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研究如何加强资源整合、发展相关产业、完善保障机制、加强宣传等。
   面对当前激烈的城市竞争,塑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品牌对于各城市突破“千城一面”的困境尤为重要。一座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离不开其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植根于民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可以成为重要的创意来源,使城市形象更具魅力,使城市文化品牌更具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