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推荐搜索

主页底部二维码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主办: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版权所有 2008 CCHF, All Copyright reserved. 京ICP备07503584号-1
地址:北京东直门南大街5号中青旅大厦1009—1012室 邮编:100007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43号 电话:010-58156230/31/32/33 传真:010-58156230-618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 1

七夕不只是“情人节”

发布时间:
2012/08/23 02:03
作者:liuwei 来源: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发布于:2012-08-23 17:42:56 点击量:1729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七夕节在已确立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六大传统节日之中,作为我国重要民俗予以保护和传承。这提升了七夕节的民俗地位,是很值得庆幸的。它提醒人们要重新思考自己的传统,重视传承好我们民族的“情人节”。与外国情人节相比,更有夫妻相爱、和睦生活、精致人生、子孙繁盛、全家幸福的期许和意蕴。说明只要认真地从我们自己的历史和生活出发,就会发现这些传统文化事项所蕴有的意义和价值,就有进一步开掘发扬和再构造的方向和理据。

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要想在发展上生生不息,首先必须充分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精髓。失去了文化传统,意味着民族的发展失去了文化根基,失去了独立身份。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日益为各民族所重视,抢救和保护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各国人民的共识。可以说,文化遗产的保护已成为民族发展的重要命题。

为了对这个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加以保护,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知道和了解这个节日的文化内涵,记得会长说过我们基金会就是一个小灯泡,是一个什么小灯泡,是手电筒里的那个小小的灯泡。我们的能力也只能做到一定要保证这个小灯泡二十四小时都亮着。为什么要亮着,地球小了我们的国门都大开所有的人都来中国找市场,他们把他们整个世界上的各国的文化都带到了中国,他们来到中国以后形成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包围圈,包围我们的孩子,但是我们相信一点,相信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另外也相信我们所有的华夏子弟骨子里都有一颗种子,只不过这个种子被埋起来了,没有唤醒,所以我这个小灯泡等着唤醒他们,那时候我们这个小灯泡可以带我们自己的孩子回家,回我们的精神家园。

 

七夕节有着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渗透着丰富的民俗、文学、美术、戏曲等方面的精神内涵,理应得到很好的保护。因此,对于像“七夕”这样的民族传统节日,我们现在首先要做的,恐怕不是单纯地在原则上进行争论和呼吁,而是真正地传承传统,实实在在地过节,而且过出“中国味道”。 留住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让传统节日焕发生机,既要充分认识到节日的真正内涵,更要充分拓展传统节日的活动形式,避免陷入“热闹的七夕节,冷清的传统文化”的怪圈,破除传统节日目前尴尬的处境。

 

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