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推荐搜索

主页底部二维码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主办: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版权所有 2008 CCHF, All Copyright reserved. 京ICP备07503584号-1
地址:北京东直门南大街5号中青旅大厦1009—1012室 邮编:100007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43号 电话:010-58156230/31/32/33 传真:010-58156230-618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 1

东方之韵-中巴友好文化交流之系列报道

发布时间:
2011/11/07 12:54
作者:liuwei 来源: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发布于:2011-11-07 15:34:42 点击量:1928

2011.10.26  巴基斯坦TwinCities报纸报道画展

 

巴基斯坦TwinCities报纸(中文翻译)

 

通过艺术反应巴中的友好关系

Sana Jamal

 伊斯兰堡——一次辉煌的中国画作和工艺品展令人难以忘怀,此次画展不仅迷住了巴基斯坦人民,还给他们提供了了解伟大的中国艺术家以及中国传统艺术的机会。

 周二晚上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刘健;巴基斯坦外交部亚太辅秘萨贾德;巴基斯坦国家艺术委员会主任(PNCA) 纳希尔,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CCHF)会长耿瑩女士。

 中国驻巴大使刘健在致辞中讲到,这是中国文化类基金会代表团第一次来巴,“为中巴文化交流开辟了新通道,注入了新内容”,他还提到相信此次展览会促进两国社会组织间的联系和合作。2011年是巴基斯坦和中国建交60周年,又是巴中友好年。庆祝之际,由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巴基斯坦外交部,巴基斯坦国家艺术委员会共同举办此文化展示。萨贾德强调指出“巴中友谊在巴基斯坦人民心中根深叶茂,源远流长”。

 展览一直持续到10月29日,为此次名为“东方之韵” 的文化交流的一部分。其中包括由8位非凡的画家耿瑩女士、杨秀坤、庄寿红、裘兆明、赵刚、温瑛、郭玫宗、牛玉生创作的60幅令人印象深刻的画作。此外,还有4位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传传承人:吕铁智、彭小平、林爱幸、郑旭晔,展示他们的创新的艺术作品,面人,风筝,泥塑脸谱,吸引了不少的参观者。

 开幕式还播放了由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制作的突出巴中友谊的纪录片,原计划的文艺表演,因为努斯拉特·布托不幸逝世,而被取消。

 耿瑩女士说:“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在巴基斯坦举办的展览,旨在巩固友谊和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中国艺术家的灵魂和风骨”她强调到。展出国画作品风格迥异,每幅作品均有强烈的立意和审美视角,不仅向世人揭示了画家的天分,而且展示了在多变世界中画家们信奉的中国文人的传统哲学。

 为向巴中的关系致以崇高的敬意,中国画家杨秀坤用精湛的技法精心创作了巨幅画作“心语”,以纪念为巴中友谊作出巨大贡献的耿飚将军。

 一位参观者Asiya Shiraz说:“我喜欢技艺精细的内画鼻烟壶还有色彩斑斓的艺术家手绘的京剧脸谱, 迷人的京剧脸谱,已有超过200年的历史。“面部绘画在京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作为一种方法表示代表人物性格。

 例如,红脸的通常代表着忠勇侠义,而白脸表示阴险奸诈”。 林爱幸对前来参观的巴基斯坦朋友们讲述到。此外,面部绘画的图案也讲述了不同的品格。

图片下翻译

伊斯兰堡:中国驻巴大使刘健,巴基斯坦国家艺术委员会主任纳希尔等其他人在在巴中友谊中心举办的“东方之韵”画展期间对画作显示出浓厚的兴趣。 --摄影: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