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推荐搜索

主页底部二维码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主办: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版权所有 2008 CCHF, All Copyright reserved. 京ICP备07503584号-1
地址:北京东直门南大街5号中青旅大厦1009—1012室 邮编:100007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43号 电话:010-58156230/31/32/33 传真:010-58156230-618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 1

耿会长出席《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亲历记》座谈会

发布时间:
2015/02/16 11:13
作者: 来源: 发布于:2015-02-16 16:18:21 点击量:1426
  2月10《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亲历记》发行座谈会在军调部中共代表团的驻地原址——北京市东城区翠明庄宾馆召开。

上午,宾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她们是军调部中共代表团军调部中共代表团新闻处处长黄华夫人何理良军调部中共首席代表叶剑英之女叶向真女士军调部中共代表团交通处处长耿飚之女、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会长耿莹等亲属,以及专家学者三十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东城区副区长颜华主持会议。

座谈会上,东城区党史办主任彭积冬介绍了《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亲历记》编纂情况,亲历者及其家属畅谈了那段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了此书的史料价值及资政育人意义。

耿莹会长发言,讲述了父亲参加军调部中共代表团工作的两段小故事。

第一,针锋相对的斗争。

参加军调部第一次会议,蔡文治抢先发言,吹嘘国民党如何为争取和平而努力,对中共如何“宽大”,并污蔑我党我军进攻国民党军队,破坏和平。甚至辱骂我们为“共匪”。

父亲毫不客气,也骂国民党为“蒋匪”。一方面表明我党我军反对内战、争取和平的诚意;一方面用大量事实揭露国民党发动和扩大内战的阴谋。同时指出,国民党不是真心诚意地来谈判和平,而是想从谈判桌上捞取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

第二,机智从特务口中获取重要情报。

国民党派特务监视我工作人员行踪。甚至出去散步、看电影,也有特务跟着。有一次,父亲到电影院看电影,见两个特务跟在身后几步远的地方观察。父亲多买了两张票,叫他们:“别在外面等着,一起看电影。”特务被搞得措手不及,一面接过电影票连声道谢,一面喃喃地说:“我们是奉命行事,例行公事。”

时间久了,父亲熟悉了许多特务的面孔,甚至摸清了特务住所。有一次,他发现经常在北京饭店内监视的一个特务几天没露面,一问才知道在家“打摆子”呢。他上街卖了点奎宁,到住所看他。特务十分感动:“我这工作不是人干的。病了没有人管。你们共产党倒来照顾我。”

于是,父亲与他交谈,了解到特务内部的情况,包括对我代表团领导钉梢的分工情况。

父亲还漫不经心地问到:“那末,对叶剑英呢?”

他迟疑了一下说:那就不仅是派人监视了。”

父亲一听话中有因,就套他:“这我知道,还用别的方法。”

“啊,这也知道?”,特务显得有点惊奇。忙解释说:“不过,详细情况不清楚。翠明庄方面的事另外有人负责。再说,像安装窃听的技术,我也不懂。”

原来,国民党专门给叶剑英同志拨了栋房子,作为住处东华门拐角处翠明庄安装了窃听器

父亲立即把在翠明庄装有窃听器的消息,告诉了李克农同志。通过检查,果然找到了窃听器。李克农对父亲说:“你真行,连特务都为你提供情报。”

简短的故事,与会者听得津津乐道。

东城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吴松元就深化党史研究和做好党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意见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谢荫明出版重要意义,先后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