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6月09日至11日,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应邀派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朱霂,杨国华二位同志参加了河南省安阳市举办的《埋藏在地下的商王朝》公共考古活动。
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由社科院考古所,河南省文物局,安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安阳市文物局、旅游局、殷都区委区政府、殷墟管理处、社科院考古所公共考古中心夏商周研究室承办的一项公共考古活动。这是我国第一次主动进行发掘的考古项目,是一种崭新的形式,对我国今后的文物保护和发掘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其目的是以《中国历史》为蓝本,以中原大地的文物古迹为资源,配以科学考古发掘现场及专家学者解读,让普通人也可以近距离接触文物,感受真实的历史,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华夏文化,热爱我们的祖国。
安阳是举世闻名的殷墟所在地。殷墟是我国商代后期的都城。安阳出土了十几万片的甲骨,甲骨上的甲骨文是华夏文字的基础,也可以称之为是华夏文明的起源。
甲骨窖藏坑实景
说起殷商文化不能不提青铜器,说起青铜器不能不提鼎。“司母戊”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重的青铜鼎,重875公斤。
司母戊鼎
同时还有目前唯一未被盗掘的殷商王级陵墓,“妇好墓”。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也是一名统领千军万马的将军。
妇好像
本次活动召开了《让文化遗产服务现代社会》讨论会,由社科院考古所公共考古中心副主任刘国祥研究员及北京大学文化遗产遗产系主任杭侃教授主持。各方人士均有参加,殷都区区长李南沉就遗产保护区经济发展问题做了重点的发言,大会气氛热烈、与会专家发言踊跃。
讨论会现场
本次活动为广大热爱文物保护事业的各界人士提供了一种新的形式,便于大家更好的参与到我们华夏民族的文物保护事业当中去,让文物保护离普通人不再遥远。今后我基金会将参与和支持更多的此类活动,希望社会各界人士都能加入到我们的事业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