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基金会耿瑩理事长携工作人员前往苏州市接受中央电视台《文明与创造》栏目的采访。此次节目的内容讲述的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老的手工艺术——缂丝。苏州缂丝是中国丝绸织造的精华技艺之一,这项传统的工艺堪称国宝,与刺绣、玉雕和象牙雕、景泰蓝并称为中国四大特种工艺品,并与云锦合称为中国两大珍品手工丝织物。它是一种经彩纬显现花纹,形成花纹边界,具有犹如雕琢缕刻的效果,且富双面立体感的丝织工艺品。缂丝的编织方法不同于刺绣和织锦。它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而一般锦的织法皆为通经通纬法,即纬线穿通织物的整个幅面。古有“织中之圣”和“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美誉。在明清两代为帝王御用,为皇室所垄断。缂丝之高贵,首先因其耗费工时巨大,以万缕千丝成其工巧,"如妇人一衣,终岁方成"。其次,缂技易学难精。
现在随着老织工的年迈,传承人的日渐稀少,缂丝作品面世的速度也越来越慢。面对这种困境,我基金会开始关注这项民间工艺。基金会自成立至今,一直秉承:唤醒公民责任、募集资金保护中国文化、历史遗产的宗旨,为挽救中国传统工艺和珍贵文物做出了大量工作,成为一支凝聚民间力量的公益组织。苏州一行耿瑩理事长展开实地考察,参观了苏州唯一一家私人缂丝博物馆,掌握了缂丝技艺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在缂丝厂与工人亲切交谈,并亲自上机实际操作。
采访中,耿瑩理事长希望能够借这期节目通过自己的声音,向全球华人发出关注华夏文化遗产保护的呼声,“保护我们共同的文化,需要每一个人的支持与鼓励。我们期待更多有志之士的协助、参与,让我们携手同心筑建起保护华夏文化的长城”。
理事长耿瑩女士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
理事长耿瑩女士在欣赏精美的缂丝作品
精美的缂丝作品-寿星图
精美的缂丝作品-国色天香
私人缂丝博物馆展品
缂丝机
理事长耿瑩女士在缂丝传承人的指导下亲自上机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