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推荐搜索

主页底部二维码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主办: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版权所有 2008 CCHF, All Copyright reserved. 京ICP备07503584号-1
地址:北京东直门南大街5号中青旅大厦1009—1012室 邮编:100007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43号 电话:010-58156230/31/32/33 传真:010-58156230-618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 1

《童年唱的那支歌》首次展演

发布时间:
2008/08/04 14:44
作者:liuwei 来源: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发布于:2008-08-04 15:40:01 点击量:5363

2008年7月27日,由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主办,拍摄的《童年唱的那支歌》首次在解放军总参一所大礼堂展演, 观看影片的各界人士共200余人。

《童年唱的那支歌》是呼伦贝尔大草原儿童们表演的童声嘉年华,创作于2007年初。

“五彩”代表着北中国草原和山林中五个人口较少的民族和部落。“传说”内含着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嘉年华用音乐、舞蹈、游戏、服饰、祈福、赞颂和多媒体形式描绘救援的草原文化生态,通过孩子们稚嫩的歌喉和质朴的表演构成舞台上难得一见的天然气象。

整个演出能让观众陶醉于草原历史的清澈和孩子心灵的纯净之中,因此《五彩传说》定位在“心灵生态”的童声嘉年华。正系蒙古族的谚语所说——心灵留在家乡,歌声献给他乡。

当天,影片中的三位来自呼伦贝尔大草原蒙古族儿童也来到了展演现场,得到了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理事长耿瑩女士和基金会理事李特特女士、吴铁梅女士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耿瑩女士观看此片后,对编者讲述了她的观感:

她说,语言是文化传承的载体,衡量一个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活力,要看他们有多少儿童还在学习和使用母语。据国际语言学界统计,全世界现有6000多种语言,在未来百年间,一半以上将灭绝,平均每个月就有2种语言消失。中国有129种民族语言,其中117种面临濒危,20多种人口较少民族语言的使用范围在千人以下,会用母语交流和歌唱的孩子已经越来越少。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一定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语言保护工作。

此次演出所唱的歌都是没有文字记载口头传唱的传统少数民族歌谣。通过此次演出能够提高国人的保护意识,能够深刻的认识到孩子是我们的希望,只有他们才能够托起明天的太阳。

通过演出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是传承,让他们能够更多的了解他们的祖先。更好的传承本民族的历史文化。

为了孩子们的成长,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打算在当地扩建培训基地。让这些生活在草原上,家庭生活困难的孩子在学校学习及本民族的语言和历史文化知识,将来能够考入民族艺术或其他学校更好的学习。


耿瑩女士在展演开始前致词


凤凰卫视中文台台长王纪言先生
在展播前对该片做介绍


影片种的三位蒙古族儿童:
巴特尔道尔吉(左)、乌云朝克(中)、阿木尔齐齐格(右)

 
观看完影片的基金会领导们为三位小朋友热烈鼓掌

耿瑩女士和李特特女士、吴铁梅女士亲切接见影片种的三位蒙古族儿童并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