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推荐搜索

主页底部二维码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主办: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版权所有 2008 CCHF, All Copyright reserved. 京ICP备07503584号-1
地址:北京东直门南大街5号中青旅大厦1009—1012室 邮编:100007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43号 电话:010-58156230/31/32/33 传真:010-58156230-618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 1

借力中国社科院 内蒙古高校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

发布时间:
2016/03/30 12:45
作者: 来源:中新网呼和浩特 发布于:2016-03-30 15:08:02 点击量:581
    26日,内蒙古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以下简称非遗院)举办成立仪式。
  记者在成立仪式上获悉,非遗院是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的研究资源成立的,其将借助国家一流学术机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丰富的研究资源和优势,组织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和引领性的科研课题。
  “我们的工作任务是以协同创新的方式,联合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共同组建研究团队,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方面的高端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教授被聘为非遗院院长。他在致辞时同时透露,已决定今年将与美国民俗学会在内蒙古联合举行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培训工作。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被聘为非遗院的副院长。他在成立仪式上回忆说,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与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合作已有三年,在蒙古族传统节日研究、民间文化数字化保护等方面的学术合作务实有效。“我昨天还在这里看到了蒙古族乐器的测音结果。”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敖其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北方地区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仍是重点。这不仅指中国北方,同时也包含蒙古国、俄罗斯在内。
  “作为一个现代国家的文化传承体系,我们一直认为,研究型的传承和教育传承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基础性的,关乎传承的质量、人才、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保存。”李松如是感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