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的图书馆热闹非凡,由文化部和教育部实施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在这里首开蜀绣培训班。
据悉,本次“首期非遗传承人群普及培训班”的40名学员,大多数来自郫县安靖镇蜀绣企业。培训班将采取集中脱产培训的方式,培训至5月8日结束,时长1个月。在开班仪式上,学员交流展示了她们自己刺绣的蜀绣作品。
据了解,文化部、教育部计划用五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目的是着眼于完善传承链条、提高传承能力、增强传承后劲。
因此,文化部、教育部确定了2016年度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全国首批57所参与院校,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位列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非遗传承人群培训计划”将充分利用全国高等院校的教学资源,帮助非遗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提高中国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及衍生品开发水平,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促进传统工艺的振兴。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优势明显、专业特色突出的应用技术型高等院校。据该校宣传部负责人介绍,“长期以来,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弘扬,特别是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主动担当起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责任,与社会各界开展了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交流展示活动。”
蜀绣历史悠久、制作技艺精湛、地方特色浓郁,被誉为“蜀中之宝”,与“苏绣”、“湘绣”、“粤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是四川省亮丽的文化名片之一、也是四川省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次培训班由文化部非遗司、四川省文化厅、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主办,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服装学院承办,成都市非遗保护中心、郫县文化旅游体育广电新闻出版局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