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搜索
推荐搜索: | ||
10年坚守 不忘初心 | 一带一路专项基金 | |
会长专栏 |
主页底部二维码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主办: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版权所有 2008 CCHF, All Copyright reserved. 京ICP备07503584号-1
地址:北京东直门南大街5号中青旅大厦1009—1012室 邮编:100007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43号 电话:010-58156230/31/32/33 传真:010-58156230-618
基金会动态 | 鉴往·知来·行远 ——研读华夏经典巨著《四库全书》文化活动掠影
6月10日值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古籍专项基金和天禄琳琅主办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日雅集活动在文物保护单位纪晓岚故居(阅微草堂·四库书房)庄重举办。
此次活动以“鉴往知来行远”为主题,汇聚社会各届贤达雅士,共同研读华夏经典《四库全书》,交流、分享华夏典籍对当代人工作、生活、学习的影响,对中国文化自信建设的意义。
国家一直十分重视中华文明历经沧桑流传下来的宝贵的典籍版本,认为收集全、保护好典籍资料,加强对典籍版本的研究,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和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于2022年落成的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是文明大国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标志性文化工程,天禄琳琅负责推广发行的故宫博物院监制、鹭江出版社出版的限量编号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第30号因其自身显著价值与时代特别意义入藏中国国家版本馆。《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是了解华夏史料的基本古籍库,为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和发扬光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独特贡献,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章。《四库全书》是全人类最大的文化工程,被国际学术界誉为“东方文化的金字塔”“中国文化的万里长城”,目前正在申请世界记忆和文献遗产。
图|阅微草堂·四库书房
本次活动由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古籍专项基金管委会主任,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常务理事,四库书房创办人刘鹤然女士主持并致欢迎辞。中国版本目录学专家,中央宣传部“二二工程”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文化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古籍专项基金顾问,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原副会长,首都图书馆原馆长,博士生导师倪晓建教授围绕清朝编纂《四库全书》的历史背景,于国于民于历史的价值、意义,此书修撰的方法步骤及钦定者乾隆帝、此书总纂官纪晓岚等与四库有着密切关联的人物在本书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及风采,当下重印及购藏、研读四库的必要性进行了主题分享;深入解读了修建中国国家版本馆总馆的伟大意义,其观摩并探讨《四库全书》等重要典籍的深意,倪教授就《四库全书》于我们及后代子孙的影响等方面内容也做了深入浅出的延伸阐述。
图|倪晓建教授阐述《四库全书》的价值和意义(志愿者罗壹拍摄)
活动中,受邀嘉宾和故居代表品鉴非遗茶点、浏览文物保护单位——纪晓岚故居、参观藏有影印本《四库全书》的四库书房,并由刘鹤然女士引领参与雅集者赏阅《四库全书》、品鉴《天禄琳琅》。
与会者畅谈参与活动感受,认为能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通过参加本次雅集活动,走进四库总纂官之府、看到收藏三千四百多种历朝经典的《四库全书》全貌,真是一件开眼界、长知识的非常有意义的幸事。
为参加本次雅集活动特意从山西赶来的已经于十年前为自家购藏这部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的张先生也深有感慨,讲到这些年他的儿女在他购置的书房做作业的情景,外国友人应邀到访老楠木做书架的四库书房表达敬慕之情时,由此切实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身为有远见有行动力的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
与会者天禄琳琅代表讲到,这十余年在雅静的四库书房工作,迎来送往全国各地的书友及书,为大家编写四库书目简介,在服务于他人的同时自己也收获良多。
与会者四库书房新生力量、传承与代言人任知行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因为自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就读之余就随着家人往来于北京、上海等各地四库书房,是在四库书房长大的孩子,从亲身经历中切实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润物细无声、不觉被浸润的独特魅力,认为文化遗产需要代代守护,文化遗产的使用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每一位华夏儿女都应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一定为此受益无穷;更能体会到“以行促知,以知促行,知行合一”的意义,在提升个人品行实现《四库全书·大学》中“修齐治平”不同阶段、不同目标的同时,于书房中养吾年轻一辈浩然之气,为未来跻身于世界传播好中国文化打下坚实基础。正所谓国有国藏,家有家藏;典籍凝国蕴,诗书传家久!
图|刘鹤然女士引领赏阅《四库全书》和品鉴《天禄琳琅》(志愿者罗壹拍摄)
图|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经史子集书影
图|荣获国际印制班尼奖金奖的《钦定天禄琳琅丛书》部分书影
历史需要传承,文脉方得延续。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古籍经典,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和文化,更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正如四库书房的宗旨所言“阐旧邦,辅新命”,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本次于文化遗产日共同研读华夏经典《四库全书》,一起感受古书之美,期待与诸君携手从古籍保护传承出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图|部分与会者嘉宾合影
随着四库书房人弹奏起收录于《四库全书》子部的质朴悠扬的古琴曲开启雅集活动,伴着同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埙吹奏出的抑扬顿挫荡气回肠的古曲,参加本次雅集活动的同好们意犹未尽的离开了这个处处体现着华夏文化底蕴的阅微草堂·四库书房,这次雅集活动确实在践行让文化遗产融入到人民群众生活中去,让人民群众在美好生活中更多感知文化遗产的魅力的理念!
图|四库书房新生力量、传承与代言人任知行(右一)分享感悟
回望,文化品牌项目阅微草堂·四库书房落成已经满一十五载了,这里的四库书房匾额由纪晓岚六世孙、北京文史馆馆员、原北京画院创作室主任纪清远先生题写,是首个落成的四库书房。乾隆帝曾为这里所藏的文渊阁本《四库全书》作序时引用张载先生诗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承载着传承华夏文化基因等特殊意义与使命的四库书房为每日络绎不绝的来自世界各地的访客们以《四库全书》这样一部拥有近十亿汉字且近乎字字珠玑的经典巨著展示着我东方大国的浩如星汉的璀璨文化,展示着华夏民族无穷的智慧与深厚的底蕴,也昭示着这样一个因为拥有底蕴与智慧所以拥有世界最多文化遗产的东方巨人的厚积薄发且蓬勃向上的无限生命力!
图|由纪清远先生题写匾额的阅微草堂·四库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