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搜索
推荐搜索: | ||
10年坚守 不忘初心 | 一带一路专项基金 | |
会长专栏 |
主页底部二维码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主办: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版权所有 2008 CCHF, All Copyright reserved. 京ICP备07503584号-1
地址:北京东直门南大街5号中青旅大厦1009—1012室 邮编:100007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43号 电话:010-58156230/31/32/33 传真:010-58156230-618
基金会守护敦煌壁画 | 正式开工!现场照片抢先看!
前不久,“守护敦煌壁画有多难”这一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表示,“敦煌壁画‘年老多病’,‘像酥团一样’,甚至开门声大一点都会掉落。”此前就有中外专家预估,整个敦煌宝库将会在未来50年到100年内将湮没黄沙中。
▲耿瑩会长带队在敦煌考察调研
▲耿静理事长到敦煌研究院考察时,与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互赠书籍
因此,保护和修复石窟壁画是一件与时间赛跑的工作。耿瑩会长与基金会早在多年前,就参与其中。从北京,到宝岛台湾,到联合国教科文总部,世界各地都留下耿瑩会长对敦煌石窟群宣传保护的足迹。为改善石窟群周围的生态环境,基金会种植了防风公益林;为了让更多人能够近距离感受敦煌文化的独特魅力,耿瑩会长举行画展,临摹复制壁画;为了留住守窟人,基金会给予他们生活补助;如今,为了保护壁画安全,基金会开启西千佛洞玻璃屏风改造项目。十五年间,基金会人始终践行着自己的使命与责任。
西千佛洞玻璃屏风改造项目
▲戈壁之眼——西千佛洞
2022年6月10日,由基金会资助的敦煌西千佛洞玻璃屏风改造项目(二期)正式开工。本期项目计划更换掉西千佛洞第3、4、5、11、16石窟内的展览屏风。
西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群之一,因位于莫高窟以西而得名,被称为莫高窟的“姊妹窟”。它的结构、彩塑、壁画艺术风格等与莫高窟体系相近,也是敦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前,西千佛洞洞窟内的玻璃屏风为上世纪80年代,由香港爱国企业家邵逸夫先生捐款制作安装。
▲改造前,第18窟正壁(北壁)玻璃屏风及水泥地面
这些屏风沿用至今,减少了风沙和人为因素对壁画的破坏,对西千佛洞文物的保护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因当时的生产水平有限,屏风玻璃存在清晰度差,玻璃泛青色,样式不美观,影响游客参观体验;容易碎裂,对文物和游客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屏风框架占地过大,支架影响游客行走等问题。
▲一期完成后的效果
▲一期项目完成后,敦煌研究院西千佛洞文物保护研究所发来的感谢信
因此,为了改善洞窟参观环境,提高游客参观体验,提升展示效果,更好地保护壁画,“西千佛洞玻璃屏风改造项目”将屏风更换为超白、加胶、低反射的符合博物馆要求的新型玻璃,并改进安装方式,使其占地面积更小并易于拆卸和维护,满足文物日常保养及数字化拍摄的需求。2021年5月31日西千佛洞玻璃屏风改造项目(一期)已正式完工。
以下是新鲜出炉的二期现场开工图!一起期待施工顺利完成!
▲2022年6月10日,二期项目开工,工人在安装玻璃屏风立杆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