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搜索
推荐搜索: | ||
10年坚守 不忘初心 | 一带一路专项基金 | |
会长专栏 |
主页底部二维码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主办: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版权所有 2008 CCHF, All Copyright reserved. 京ICP备07503584号-1
地址:北京东直门南大街5号中青旅大厦1009—1012室 邮编:100007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43号 电话:010-58156230/31/32/33 传真:010-58156230-618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开展民法典学习活动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际出发,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5月29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以及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宣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民法典学习宣传的通知》。让《民法典》走到员工身边,走进员工心里,进一步引导员工学好、用好《民法典》,2020年12月10日下午,基金会全体员工进行《民法典》学习,由基金会李媛媛律师主讲。
李媛媛律师结合自身法律工作经验,重点讲述了生命权、姓名权、肖像权、人身安全保护令、离婚冷静期、婚姻财产、继承顺位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身边的事件“以案释法”,用生动形象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相关的法律条文。让在场的工作人员对《民法典》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学习会上,李媛媛律师还与工作人员进行一问一答的互动交流,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既加强大家的学习乐趣,又加深了对《民法典》的学习印象。
此次《民法典》的学习活动是为了支持2021年1月1日民法典的正式实施,响应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为了更好地保障基金会员工权益,进一步推动基金会全体员工养成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为引导员工形成民法思维,打造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和谐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