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搜索
推荐搜索: | ||
10年坚守 不忘初心 | 一带一路专项基金 | |
会长专栏 |
主页底部二维码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主办: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版权所有 2008 CCHF, All Copyright reserved. 京ICP备07503584号-1
地址:北京东直门南大街5号中青旅大厦1009—1012室 邮编:100007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43号 电话:010-58156230/31/32/33 传真:010-58156230-618
基金会动态|耿静理事长应邀参加巴基斯坦北京芒果节
年9月17日,巴基斯坦使馆北京芒果节开幕,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耿静理事长应邀参加了此次活动。
巴基斯坦是世界第五大芒果生产果和第三大出口果,其土壤和气候条件使其在一年中的五六个月都能生长供给多种优质鲜芒果。芒果是巴基斯坦的“国果”,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芒果之于巴基斯坦不仅是社交工具、社会纽带,甚至在外交中扮演着特殊角色,常作为国礼赠与国际政要。
耿静理事长在现场了解了巴基斯坦芒果目前在中国的销售情况、运输条件是否改善等问题,娜赫玛娜·哈什米大使对耿静理事长的到来非常高兴,介绍了巴基斯坦芒果的特点,并开心地请耿静理事长品尝刚刚运到北京的新鲜芒果。
耿静理事长感谢了邀请,对巴基斯坦芒果的口味赞不绝口。最后,耿静理事长转交了耿莹会长给娜赫玛娜·哈什米大使的回信。
耿莹会长在回信中表达了对荣获“巴基斯坦之星”勋章的荣幸,她说:“回顾我们共同奋斗之岁月,在四十多年前我的父亲耿飚同志荣获了这枚勋章,是这颗星照耀着我的父辈和巴基斯坦兄弟的前辈们共同奋斗的历程。到了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努力,仍是“巴基斯坦之星”的普照,这是一种荣誉与幸福,预示着‘中巴兄弟友谊’之永恒,将一代又一代地常青。我会牢记这份来自兄弟的友情,不断努力、尽心呵护这份荣耀,与我们的兄弟——巴基斯坦共同携手永保这份珍贵。”
娜赫玛娜·哈什米大使在前不久给耿莹会长的亲笔信中转达了巴基斯坦政府授予耿莹女士“巴基斯坦之星”勋章的决定,肯定了该奖励是对耿莹女士在推进古老的巴中友谊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的认同,并期待未来在两国领导人的共同指引下,一起共同推进两国的紧密合作。
时光追溯到1956年3月,耿飚出任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从援助大米到推动两国间建立航线和开通公路,耿飚在履职大使的三年多时间里,不仅出色完成了为中国打开西大门的战略决策,同时也缔结了稳固的中巴友谊。1987年,巴基斯坦哈克总统亲自授予耿飚“巴基斯坦新月勋章”,感谢耿飚在中巴友谊中做出的巨大贡献。
今天,基金会东方之韵—巴基斯坦行、援巴医护培训、捐建巴基斯坦国际学校语言实验室、出版中乌双语书籍以及建设中巴文化走廊等一系列对巴的公益项目,耿莹会长带领着基金会依然坚持致力于中巴友谊的常青,尽着民间大使的责任。希望两国人民友谊永存、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