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推荐搜索

主页底部二维码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主办: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版权所有 2008 CCHF, All Copyright reserved. 京ICP备07503584号-1
地址:北京东直门南大街5号中青旅大厦1009—1012室 邮编:100007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43号 电话:010-58156230/31/32/33 传真:010-58156230-618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 1

基金会动态|耿瑩会长率队赴岳阳调研古建保护工作

发布时间:
2019/06/26 13:53

  6月23日,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创会会长耿瑩、理事长耿静一行来到湖南岳阳调研张谷英村古建筑群保护工作,岳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李爱武,副市长邱虹等陪同调研。

 

  耿瑩一行先从外围观察了整个建筑,然后从当大门进入,穿过祖先堂、接官厅、八骏堂,重点参观了古建筑群的建筑结构、空间布局,听取了相关负责人关于古建筑群保护工作的情况介绍,再绕龙形山至西头岸,来到建于清嘉庆年间的百步三桥,在畔溪长廊上小座,仔细观赏了房檐上巧妙的木质结构,最后来到张谷英孝廉家风传承馆,参观该村孝廉家风建设。清廉为政,是每个朝代都倡导的,但从家庭的角度约束族人为官清廉,则是张氏家族的一大特色。

 

 

  张谷英村古建筑群传承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是由张氏后裔聚族而居形成的大型古村落,已历27代,现有615户,2468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谷英村虽历经沧桑,但基本上保留了原状,当大门、王家塅、上新屋三栋主体建筑的门庭各自分东、西、南方向设置,主庭高壁厚檐,围屋层层相围,分则自成系统,合则浑然一体。张谷英大屋总建筑面积有51000多平方米,房屋1700多间,天井206个,巷道62条。

 

 

  耿瑩会长对张谷英村古建筑群科学合理的结构布局、依山傍水的磅礴气势、保存完好的精美雕刻,严谨神秘的排水系统以及古朴和美的孝廉家风大加赞赏,对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耿瑩会长指出,张谷英村拥有一批保存完好的历史古建筑群,不仅是当地村民安居乐业的好地方,更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要尽力保障原住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留住古建筑群的“魂”;要科学制定规划,合理解决路、水、电等问题,并向随行的技术人员提出全面勘探张谷英村古建筑群地下结构情况的建议。

 

 

  耿静理事长从非遗保护中的文化角度,充分肯定了张谷英村孝廉家风和传统礼俗的文化传承价值,并介绍了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在古建筑群保护上的经验。2014、2015年,基金会就携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济大学先后编制完成了《平遥古城民居保护维修及环境治理管理导则》和《平遥古城民居保护维修及环境治理实用导则》,为古城民居保护修缮、环境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专业技术支持。这些已经落地的导则和基金会丰富的经验都将为全国其他古建筑群保护提供可借鉴的范本和实用的路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