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推荐搜索

主页底部二维码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主办: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版权所有 2008 CCHF, All Copyright reserved. 京ICP备07503584号-1
地址:北京东直门南大街5号中青旅大厦1009—1012室 邮编:100007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43号 电话:010-58156230/31/32/33 传真:010-58156230-618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 1

基金会动态|山西静乐文化扶贫调研

发布时间:
2019/06/18 10:47

  座落于黄土高坡上的古城静乐,汾水北来,碾河东涌,岑山矗立,赵武灵王见此胜地,便筑城在此。“静乐”两字得名于隋朝大业四年,顾名思义是取宁静安乐之意,另有美称:鹅城。千百年来,静乐默默地守候着一方百姓的安宁。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餐桌上的新贵藜麦自由地生长,传统主食之一的土豆也生长得肥美可口。

 

  然而地处晋北山区的静乐,交通欠发达,产业发展落后,全县人民还在脱贫攻坚中。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因此也派出了调研团队前往静乐以探讨可能给予的支持,理事长耿静专门召开了调研行前会,确定了在依托基金会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结合静乐的地域文化特点进行帮扶的思路。

  6月10-11日,基金会调研小组先后走访了静东县博物馆、岑山书院、高宇君纪念馆、康家会抗战纪念馆、藜麦生产加工企业和电商中心。

 

  透过丰富的史料,我们可以看到静乐不仅有厚实丰满的上千年古代史可考,还有沉重的近代史和抗战史可歌。岑山书院始建于元末明初,是山西最早的书院,既见证了一批批静乐考取功名的明清举人,也孕育了革命的火种从这里走出,著名的共产党人高君宇曾经在这里读书并考取了北京大学,后参与创建我党,抗战时期,这里又是抗大七分校的校址和抗战统一战线动员会的场所。1940年8月20日,百团大战的第一枪也是在静乐打响,并取得了120师抗战四年来最重要的一次光荣胜利。战争无疑是残酷的,据说重点攻打的尹家大院所在村落,在八路军撤走以后,被日军屠村,全村烧的只剩一间半房,尹家大院因为是日军的据点没有被烧,昔日的战争遗迹还能在剩下的几面窑洞和厢房中依稀看到。

  天时地利人和,静乐成为中国最早种植藜麦的地区,并被冠以“中国藜麦之乡”。岑山静观,悬钟山和显字佛崖散发着神奇的力量,静乐美丽而朴实,更像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美玉,浑然天成。基金会也希望接下来能通过资源嫁接、文化帮扶等多种方式支持静乐的发展,支持美丽乡村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