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搜索
推荐搜索: | ||
10年坚守 不忘初心 | 一带一路专项基金 | |
会长专栏 |
主页底部二维码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主办: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版权所有 2008 CCHF, All Copyright reserved. 京ICP备07503584号-1
地址:北京东直门南大街5号中青旅大厦1009—1012室 邮编:100007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43号 电话:010-58156230/31/32/33 传真:010-58156230-618
基金会动态|耿静理事长应邀出席巴基斯坦驻华使馆国际学校语言实验室开幕典礼
6月11日,基金会耿静理事长一行应邀出席巴基斯坦驻华使馆国际学校语言实验室开幕典礼。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哈立德(Mr.Masood Khalid)及夫人、公使穆塔兹扎拉?博楼池(Ms.Mumtaz Zahra Baloch)、巴基斯坦驻华使馆国际学校校长莎兹娅.艾姆杰德(Ms.ShaziaAmjad)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典礼。
活动首先由校长莎兹娅.艾姆杰德(Ms.Shazia Amjad)致欢迎词并介绍了建成的语言实验室。
基金会耿静理事长在致辞中表示:基金会一直为巩固、加深两国间的世代友好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份贡献。“小灯泡助学基金”公益项目成立之初,我们便想到了由周恩来总理在1969年亲自批准成立的第一所驻华使馆国际学校,希望通过助学基金改善学习环境,并对汉语学习中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奖励。最后耿静理事长代表基金会创会会长耿莹祝贺语言实验室的建成,并送上会长亲笔题字的寄语“把无限的爱给孩子们,他(她)们是我们的希望和未来。”同时向师生们赠送了由基金会公益出品的双语(汉语及乌尔都语)书籍。
校长莎兹娅?艾姆杰德(Ms.Shazia Amjad)接受由耿莹会长亲笔题字的寄语
耿静理事长赠送双语《巴中友谊颂》
大使马苏德.哈立德(Mr.Masood Khalid)在最后的致辞中说到,学校于1969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批准下建立,为当时的第一所国际学校,1969-2019年间学校经历了50周年,见证了两国之间的文化发展及友谊的成长。耿飚将军是巴基斯坦的好朋友,为中巴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在担任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期间,亲手在大使馆栽种下几棵竹子,多年以来这些竹子就像我们的友谊,茁壮成长。最后大使先生再次感谢基金会的捐赠,语言实验室的建立对汉语的学习意义深远,耿静理事长代表了中国所有支持巴基斯坦的人们,中巴友谊万岁。
开幕典礼的最后,大使马苏德.哈立德(Mr.Masood Khalid)向耿静理事长赠送纪念品,表达了学校全体对基金会多年付出的一片敬意。
大使马苏德.哈立德(Mr. Masood Khalid)向耿静理事长赠送纪念品
开幕典礼结束后,嘉宾们参观了建成的语言实验室,通过现代的视听设备体验了汉语教学的课程演示。
耿静理事长为语言实验室剪彩
耿静理事长参观语言实验室,并与大使马苏德.哈立德(Mr. Masood Khalid)亲切的交流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是立足于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并致力于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全国性公益组织。基金会多年来为促进中巴民间友好文化交流和社会发展,曾多次支持巴基斯坦文化和医疗事业。今年是两国建交六十八周年,随着“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中巴关系也变得更加紧密,基金会将继续做好“民间大使”,为推动中巴友好不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耿静理事长与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哈立德(Mr. Masood Khalid)及夫人、公使穆塔兹扎拉?博楼池(Ms.Mumtaz Zahra Baloch)、巴基斯坦驻华使馆国际学校校长莎兹娅.艾姆杰德(Ms. Shazia Amjad )等嘉宾在建成的语言实验室前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