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搜索
推荐搜索: | ||
10年坚守 不忘初心 | 一带一路专项基金 | |
会长专栏 |
主页底部二维码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主办: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版权所有 2008 CCHF, All Copyright reserved. 京ICP备07503584号-1
地址:北京东直门南大街5号中青旅大厦1009—1012室 邮编:100007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43号 电话:010-58156230/31/32/33 传真:010-58156230-618
基金会动态|走进春天里的榬木岭红军中学
早春,北方的小树才刚抽出嫩芽,迎春的花儿们羞答答地绽开;南方却已经是春意正浓,油菜花、茶花、玉兰花,还有各种叫不上名字的花儿竞相开放,赏心悦目。
3月22日,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理事长耿静带队专程从北京来到地处湖南醴陵大山里的将军外交官红军学校——榬木岭中学,看望了学校的四百多名师生。
在校史室,耿静理事长和老师们一起回顾了学校建校80多年来的沧桑历史。榬木岭中学始建于1930年2月,时称行易小学。1936年,耿飚将军的父亲耿楚南先生根据附近煤矿矿长潘振纲的安排,为学校修建了礼堂和部分校舍,从而为煤矿工人晚上集会和学习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场所,工人运动就此迅速发展。学校自创办以来,历经民族多舛之际、烽火岁月,1939年与县城的知难小学合并为知行小学,1969年起正式称榬木岭中学。改革开放后,学校迎来发展期,1986年耿飚将军亲自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随后,耿静理事长向榬木岭中学校长张海棠老师深入了解了学校的近况和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参观了雷锋班。一走进教室,孩子们马上认出了几乎每年都来看往他们的耿阿姨,“耿阿姨好!”,一声稚嫩又宏亮的问候也让耿静理事长深受感动,她高兴地对孩子们说:“你们现在是最好的年龄,要好好学习!”一位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本记的密密麻麻的笔记本摊开,骄傲地向耿静理事长介绍了雷锋班的综合实践活动情况,耿静理事长听到这么丰富多彩活动,再一次肯定了学校老师们的教学工作。
从“楚南奖学金”到“小灯泡计划”,从捐款捐物到对专职老师的艺术培训等,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多年来一直以各种方式关心支持着榬木岭中学的发展。2018年“小灯泡”资助和奖励的学生代表彭帅、钟洁琼,也专门向耿静理事长汇报了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两位学生在“小灯泡”奖学金的帮助下,学习成绩优异,生活平静,已经上初三了,耿静理事长看到两位学生又长高了,欣慰地说到:“生活的困难并没有影响你们的学习劲头,听说你们学习成绩很好,你们很棒,以后有困难就和耿阿姨说,我支持你们!“
学校十来米开外,就是为学校做出很大贡献的耿楚南先生和夫人宋雪梅的长眠之地,一行人祭拜了先生夫妇,小雨纷纷,学校今天的发展和成绩就是对先生夫妇最好的告慰。
参观结束后,耿静理事长离开前,再次表达了对教育的支持和对孩子们生活学习的关心,并表示基金会还将根据孩子们的情况适时安排支教青年来学校陪伴孩子们学习。
80多年间,从榬木岭中学走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学子,走向社会,将红色精神传承下去、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