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搜索
推荐搜索: | ||
10年坚守 不忘初心 | 一带一路专项基金 | |
会长专栏 |
主页底部二维码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主办: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版权所有 2008 CCHF, All Copyright reserved. 京ICP备07503584号-1
地址:北京东直门南大街5号中青旅大厦1009—1012室 邮编:100007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43号 电话:010-58156230/31/32/33 传真:010-58156230-618
基金会动态|重温历史 基金会一行赴水口山调研学习
如果说历史总是带着她的厚重感,让我们不由地仰视,那么发生在上个世纪初,那段鲜活的共产党人的革命征程史就更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回味了。
3月20日,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耿静理事长带队赴湖南常宁水口山进行调研学习。一行人参观了革命前辈们曾经工作过的铅锌矿、工人运动陈列馆、康家戏台等革命旧址,重温了九十多年前的水口山工人运动的历史,深刻学习和感受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理想与信念。
水口山位于湘江之滨,地下蕴藏着丰富的铅、锌、金、银、铜、硫、铍、铋、铀等20多种矿产资源,自光绪年间(1896年)官办以来,大规模的连续性开采已有百年历史,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
正是这座百年的老矿,在共产党人早期的革命史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1922年4月底,毛泽东从长沙来到水口山,点燃了工人运动的烽火,在水口山成立了湖南第一个矿山党小组,组建了湖南第一个矿山俱乐部,举行了震惊中外的水口山工人大罢工,把湖南第一次工人运动推向了最高潮。
这次工人运动不仅取得了成功,还形成了一支敢打敢拼、能征善战的革命队伍。1928年,800余名矿工在革命先烈宋乔生的率领下,在耒阳与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会师,一起奔赴井冈山。在井冈山,拥有精湛技能的矿工们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创建了机械处,成为我军历史上第一个兵工厂;组成了红军特务营,重点保障毛泽东、朱德等重要领导人的安全;参加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历史早有安排,这支由矿工组成的队伍中,还有一名懵懂的童工,他就是战功卓越、赫赫有名的“功勋矿工”耿飚将军。7岁时,耿飚一家逃荒到水口山,便寄住在舅舅宋乔生家里。13岁时,耿飚在水口山的铅锌矿当敲砂童工,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在这里,耿飚接触到了让他思想豁然开朗的马克思主义,并在蒋先云、宋乔生、毛泽覃等同志的引导下,走上了武装斗争的革命道路。
在工人运动陈列馆,基金会理事长耿静在看到爷爷当年参加革命斗争的历史,十分感慨,为我们讲述了许多感人的小故事。其中,耿飚将军在工人运动中,秘密接运枪弹的故事既扣人心弦又有趣。接到任务的耿飚机智地化妆成一个流浪少年,摆脱了特务的跟踪,成功地接出了16支“汉阳造”步枪和两箩筐子弹。1928年,正是用这些武器,宋乔生领导矿工们取得了“水口山起义”的成功。
参观结束后,基金会耿静理事长,基金会顾问、复旦大学教授杜晓帆博士一起与常宁市委副书记唐奇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董事长王明辉等领导座谈,深入探讨了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段宝贵的红色历史和革命文物。
九十多年过去了,见证了历史的康家戏台还矗立在水口山矿区,重檐歇山顶,小青瓦,绿琉璃瓦剪边,依然可以看到戏台当年的风姿,挥斥方遒。
水口山一天的学习结束了,厚重的历史带给我们的启迪与共鸣还将陪伴我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