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推荐搜索

主页底部二维码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主办: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版权所有 2008 CCHF, All Copyright reserved. 京ICP备07503584号-1
地址:北京东直门南大街5号中青旅大厦1009—1012室 邮编:100007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43号 电话:010-58156230/31/32/33 传真:010-58156230-618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 1

基金会动态|东方之韵青年艺术家系列推广计划之“沉潜与回望”书画展举办

发布时间:
2019/02/18 09:13

 

  2月16日,新春伊始,由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和中共阆中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东方之韵青年艺术家系列推广计划—沉潜与回望书画展”在古城阆中政协书画院举办。此次展览是“东方之韵青年艺术家系列推广计划”的首展,也是故宫博物院青年艺术家杨频的回乡展。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创会会长耿莹女士,原国防科工委罗箭少将,原武警总部纪检书记肖星华少将,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理事长耿静女士以及南充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迎晓,南充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刘清扬教授,阆中市委书记张斌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理事长耿静女士首先向在场嘉宾表示新春的祝贺,并预祝展览圆满成功。她向来宾介绍了基金会近年来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努力,她提到:“十二年来,基金会调动民间力量,唤醒每一位公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逐渐建立国家标准,树立了公益品牌形象。通过文化遗产调查与保护,跨国艺术家交流,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基金会搭建起国际友谊的桥梁,尽着一份民间大使的责任与义务。2018年,基金会旗下成立了中国画研究专项基金,打造了“东方之韵青年艺术家系列推广计划”,这个计划是基金会公益项目“东方之韵”的延续,是文化承传的延续,是小灯泡精神的延续。此次展览来到阆中,来到中国春节的发源地,也是中国红色文化的教育基地,为‘东方之韵青年艺术家系列推广计划’的未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基金会中国画研究专项基金吴一娜主任在开幕式上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东方之韵 ——中国书画青年艺术家推广计划”的初衷。据介绍,此项目是中国画研究专项基金总发起人耿莹会长提议,旨在通过一系列活动发现、扶植和培养青年艺术家,为中国书画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清扬教授在开幕式上回顾了杨频学习书法的历程、艺术特色,并期待杨频用更优秀的作品讴歌新时代。阆中市委书记张斌从文化自信的角度肯定了此次书画展的价值,不仅为阆中展示形象、扩大影响提供了舞台,也为我们继承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注入了强劲动力。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创会会长耿莹女士在书法家杨频的陪同下参观展览;

 

原武警总部纪检书记肖星华少将参观展览;

 

原国防科工委罗箭少将参观展览;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理事长耿静女士参观展览。

 

  本次共展出书法作品60余幅,以行草、魏碑为主调,大多为展现历代名人咏阆中的诗词联句。其中杜甫赞叹阆中的律诗《南池》因字数多,作者用6条屏的规模将其书下,整合起来占据一方展墙,呈现了杨频书法中那高雅雍容的情致。

 

  “沉潜与回望”书画展是中国画研究专项基金的第一个展览,并与北京阅目堂首次合作。据悉,今年中国画研究专项基金还将举办以新中国诞辰70周年为主题的提名展、以缅怀先烈为主题的艺术展、以南海为主题的各种展览活动,为对外交流以及输出有价值的中国文化精粹做准备。

 

 

艺术家杨频简介:

  杨频出生在阆中市解元乡,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在全国第九届书学讨论会上,他的论文获得一等奖,这是全国书法理论界最高的学术奖。2014年,杨频进入故宫博物院工作,副研究员,在该院国家级非遗项目古书画临摹复制组从事古代书法临摹复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