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推荐搜索

主页底部二维码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主办: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版权所有 2008 CCHF, All Copyright reserved. 京ICP备07503584号-1
地址:北京东直门南大街5号中青旅大厦1009—1012室 邮编:100007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43号 电话:010-58156230/31/32/33 传真:010-58156230-618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 1

超级链接——2018年文博新媒体论坛嘉宾观点荟萃

发布时间:
2018/12/07 17:27

2018年11月25日上午,由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和新浪微博共同主办的“超级链接——2018年文博新媒体论坛”在第八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期间举办。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金瑞国、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党委书记吴东风、政务微博运营总经理李峥嵘、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主任范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学者、作家、编剧魏新等嘉宾及各博物馆新媒体运营负责人、文博传播优秀代表等参加论坛,共同见证文博新媒体创新,探讨文博新媒体发展。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副司长金瑞国致辞并做重要讲话,他表示:博物馆是为社会及社会发展服务的机构,博物馆开展文物收藏、保护和展示的目的是为了公众的研究、教育和欣赏,博物馆实现自己功能的最基本途径是为公众提供传播活动和教育活动,使自己的观众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文化内涵,把我们的传播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现代美好生活的需要。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 金瑞国

博物馆和媒体具有相通之处,新媒体时代出现了很多新的特点,博物馆也可以成为媒体的一种形态。传播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有意义的信息共享和交流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媒体和博物馆在这样一个时代天然的有了联系和沟通。

金司长还提到国家文物局正在大力发展智慧博物馆,他说:智慧博物馆是把博物馆以一种新的形态呈现给公众,智慧博物馆也为博物馆和媒体的联结提供了一个通道。智慧博物馆的根本是要实现和优化博物馆的职能。智慧博物馆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面透彻的感知,感知人、感知物、感知信息;二是宽带泛在的互联,使过去不能到达博物馆的观众成为博物馆新的传播对象;三是海量互通的数据,今天的博物馆还有很多的信息存在各自不同的业务系统,博物馆和公众之间还有大量的鸿沟,用互通互联的理念推进数据的整合和传播应该是博物馆人思考的新问题;四是精细准确的运算,新媒体的发展已经可以把我们的阅读行为记录下来,精确的运算出去,是媒体的举办者推送给我们感兴趣的信息;最后是智能融合的应用,让博物馆智慧起来,让文物得到准确的传承,达到“耳聪目明”、“身强体健”的智慧管理,进而实现“运筹帷幄”、“反应灵敏”的智慧保护和“融会贯通”、“善解人意”的智慧服务。

金司长关于对文化传播的要求讲到:传播必须讲究效果,要春风化雨般的入眼、入脑、入心、入行,从而转化为文化的自信和文化的认同,而数字时代的传播具有新的特点,这也是我们今天的博物馆必须要研究和关注思考的问题。

在博物馆人与媒体人一起探讨博物馆文化传播未来的论坛上,金司长最后提出:要智能的感知观众需求、共享资源和创意、整合相关知识和信息,形成有价值的知识传播,实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这些现代技术和博物馆的业务、博物馆的传播的深度融合,让技术为博物馆的文化传播服务,实现智慧化博物馆教育和服务。

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党委书记 吴东风

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党委书记吴东风致辞,他表示“以@中国文博 为龙头的文博微博矩阵的建立,为各文博机构搭建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建立了信息共享与宣传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扩大了信息传播面和影响力。”

政务微博运营总经理 李峥嵘

政务微博运营总经理李峥嵘表示“如何更好的发挥好微博作为链接的作用?一方面是持续加强微博平台的文化生态建设,扩大对泛文化兴趣群体的社交服务。另一方面,文博微博的创新应用能力,与其他行业的跨界联合效应,正在同步增强。如:文博+科技、文博+综艺、文博+文创……”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主任范周发布《2018文博新媒体发展报告》,报告中提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文博行业主动适应新媒体传播特征和规律,将自身优质资源、能力和品牌在互联网的逻辑和机制下整合运用起来,“嵌入”到互联网的架构上,汲取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弱连接”所蕴含的无限资源和种种可能,通过“文博+”的资源整合、跨界融合、时空聚合,积极布局、搭建和塑造线上文博新空间,探索未来发展的无限潜力和可能。”

四川博物院宣传营销部主任 张衡

四川博物院宣传营销部主任张衡分享了《从#古蜀华章# 到#蜀宝进京# 》的微博宣传方式,助力展览更广泛的传播。从传统的宣传视频,萌宠代言,文创设计,到微博线上的系列粉丝互动,结合话题运营,文物评比,H5的制作。多种玩法,促进了活动品牌性的提升,增进了展览的娱乐性,带动了全体网民对于蜀宝的关注,现在古蜀华章大展结束在广东省博物馆的展览,即将准备前往意大利展出。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 魏新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学者、作家、编剧魏新在分享《博物馆与菜市场》中讲到“我们到一个地方,博物馆常常是必选的打卡地。因为“想了解一个城市,最快、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去看看那里的博物馆与菜市场。博物馆近些年在软件和硬件上的进步有目共睹。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越来越大的博物馆在空间功能设计使用上依然有巨大的进步空间,提供更多的人性化服务应该是未来的方向。随着博物馆热度的增加,如何进一步规范展览的整体管理是现在的主要矛盾,我认为一切还是要回归到人,比如讲解员的培养,让这些人也成为“镇馆之宝”成为大V去传播文物背后的故事。网络无疑是博物馆宣传的重要工具,其承载的不仅仅是文物的介绍,也承载着文明行为的传递。”

CCTV国家宝藏宣传总监 李英晟

CCTV国家宝藏宣传总监李英晟分享了《国家宝藏》第一季的传播大数据。“首先国家宝藏在微博的传播离不开央视新媒体的矩阵建设。其次传播创造了一系列衍生词和热门话题,提升了节目的热度。节目充分认识到年轻群体的传播能力更强。借助节目线上线下传播,使得国家宝藏与博物馆旅游热相辅相成。”12月9日《国家宝藏》第二季即将播出,谁将出任新的#国宝守护人#?一起来期待吧!

政务微博运营总监 徐丽华

政务微博运营总监徐丽华分享了《打通文化传播微循环》,“如何让传统文化的血脉与现代性相链接?通过微博平台链接博物馆方、文化大V、文博爱好者及文创机构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让传统文化不再只是干巴巴的器物和文字,一起激发他们在当下的生命力,和讲好中国故事,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文博新媒体论坛自2017年创办,并创立“文博新媒体矩阵”,目前“文博新媒体矩阵”已有近百家博物馆加入。2018年度文博新媒体论坛主题“超级链接”,旨在为各文博机构搭建分享沟通交流的平台,共同面对在新媒体领域文博传播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探讨文博机构借助新媒体平台实现与其他行业的跨界合作、无缝链接与融合发展。论坛期间,结合网络新媒体数据,通过综合评价与网络投票,本次论坛产生“2018年度文博十大影响力官微”、“2018年度文博十大创新力官微”和“2018年度最具影响力文物代言人”三个榜单并颁发纪念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