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搜索
推荐搜索: | ||
10年坚守 不忘初心 | 一带一路专项基金 | |
会长专栏 |
主页底部二维码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主办: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版权所有 2008 CCHF, All Copyright reserved. 京ICP备07503584号-1
地址:北京东直门南大街5号中青旅大厦1009—1012室 邮编:100007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43号 电话:010-58156230/31/32/33 传真:010-58156230-618
基金会动态|耿静理事长应邀出席第二届中医药文化大会
2018年10月28日,第二届中医药文化大会在江西抚州胜利召开,作为会议主办单位之一,基金会耿静理事长应邀出席并作主旨发言。
理事长讲到,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医疗技术,更是中国人的生命哲学。中医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还是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是中国人世代相传的生活智慧和生活艺术。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多年来一代代的中医药人不断努力前行,敢于尝试和创新,秉承古代医药圣贤衣钵,开拓了我国中医药领域新的辉煌。习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这些重要论述,凸显了中医药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换而言之,发展中医药就是承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在实践和养成相结合,达到外化中医健康养生理念于行、内化中华文化价值于心的效果。当前,因中医药其独特的养生保健方式,特别是针灸等速效疗法,非常容易被国外民众接受,使得中医药已成为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代表。我们需要利用中医药这一有效载体,使其潜移默化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弘扬中国精神、传递中国价值。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作为致力于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组织,始终以唤醒公民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为己任。早在2010年,基金会就成立了中医药文化专项基金,这是在基金会领导下的致力于承传华夏千年医药文化的一个专项基金。我们希望中医药文化基金能够借助“中医药文化大会”的平台,与业界人士形成更好的交流互动,传承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更广泛的集结社会热衷于中医中药事业发展、热衷于公益事业的仁人志士的力量,大力宣传中华传统中医药文化、支持现代中医中药的研究与发展,促进本领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会议结束后在当地领导的陪同下,理事长对抚州市博物馆和乐平古戏台博物馆分别进行了考察。
抚州市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三千余件,主要以瓷器、陶器为主,文物地区分布广泛且学术价值较高。馆内由《临川文化展》、《赣东烽火展》和《历史文明展》三部分组成,是集文物收藏、陈列展示、学习教育、学术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在考察过程中,理事长讲到:“抚州人杰地灵,曾出现过汤显祖等诸多戏曲文学先祖,促进了当地戏曲及民间艺术的繁荣!”自古抚州便有地方戏曲摇篮之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正是在此地创作,名播环宇。明清以来,抚州戏曲艺术多姿多彩,其中采茶戏便是由民间小调歌舞发展而成,采用方言演出民间喜闻乐见之事,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
同样,地处鄱阳湖平原的乐平市自古便是饶州七县之首,2000平方公里的乡土上迄今留存古戏台400余座,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古戏台之乡。
乐平古戏台不但注重整体布局,力求与当地山川地势、村落分布协调统一,而且十分讲究对建筑构件大胆的装饰性处理,精雕细刻,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使戏台巍峨壮观美轮美奂。(图为古戏台梁柱细节)
事实上,戏台不仅是戏剧艺术的表演场所,也是戏曲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在当下它又成为建筑遗产的珍贵遗迹。戏台联系着我国古代多种多样的宗教习俗和戏曲民俗,负载着传统戏曲的艺术形态和观演关系,见证者我国戏曲的发展和繁荣,同时也体现着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绚丽和辉煌。它所凝聚和折射出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正是我们当下亟需承传的文化遗产。
造型各异而又十分考究的屋脊赋予建筑以生动形态,以龙、狮、麒麟等瑞兽为题材的雕塑脊饰赋予戏台以威严气息
考察结束后理事长表示,一个地方的语言和音乐是记录当地生产、生活的重要史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有时拯救工作艰难重重,但基金会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排头兵,我们愿意为地方戏曲的承传和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