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加拿大——中国城市友好协会邀请,经业务主管文化和旅游部批准,基金会组团开展“东方之韵——华夏文化加拿大行”交流活动。
赴加文化交流活动目的是通过组织国内知名艺术家“非遗”传承人等对外进行文化交流,宣传推广中华优秀文化,学习借鉴不同文化特点优长,搭起中加民间友好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基金会成立十年来,“东方之韵”活动先后走进了印度、巴基斯坦、法国、日本、美国等。此次“东方之韵”赴加拿大,是基金会十年再出发的第一个大型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基金会对赴加文化交流非常重视,多次开会做精心准备和周密安排。在代表团出行前专门召集全体成员召开了动员准备会,按照文化和旅游部批复的要求对全体成员进行了安全和外事纪律教育。
6月23日,基金会代表团一行12人到达温哥华市。加中城市友好协会执行会长吴家明先生等人到机场迎接。临行前,耿静理事长再次勉励大家肩负基金会的使命,遵守外事纪律,注意安全。
24日上午,基金会代表团与加拿大白求恩研究会,举行交流座谈会。
加拿大白求恩研究会创会会长谷世安先生、王柱成先生、王勇先生、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科技参赞于海英女士、温哥华中国书画院院长、加拿大中国新时代文化经贸促进会会长李朝辉先生、加拿大中医药余梦星女士和代表团全体人员共20多人,出席了座谈会。
首先,基金会秘书长蔡宝光代表基金会创会会长耿莹、基金会理事长耿静向出席座谈会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真诚的感谢。他介绍了代表团全体成员并简要介绍了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的宗旨、性质。
他讲到:基金会主要业务范围。一是保护、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二是坚守“小灯泡精神”;三是广泛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担当“民间大使”的历史责任。
这次到加拿大访问,主要是完成第三项工作任务。
2015年,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基金会在北京召开了“白求恩精神与我们的时代”国际论坛。邀请了加拿大白求恩研究会会长谷世安先生、加拿大白求恩纪念馆、白求恩战友亲属、印度等国际友人以及国内白求恩研究专家、学者和与白求恩并肩战斗八路军战友的后代800多人出席大会。
会上,白求恩战友的亲属向基金会捐赠了白求恩先生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合影的珍贵历史照片。大会共同发表了《北京宣言》。
会后,基金会安排与会国际友人前往白求恩战斗、从医、生活及牺牲安葬的河北唐县、石家庄等地方参观访问。
国际论坛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
这次活动,也是2015年国际论坛大会的延续,基金会组团赴加拿大白求恩的故乡回访交流。进行了考察、参观,及与当地华人社团开展文化交流。通过民间交流,进一步增进中加人民的友谊。
接着,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于海英科技参赞讲话。
她代表领事馆总领事,欢迎代表团千里迢迢到温哥华访问。
她介绍了温哥华市华人情况。目前,在温哥华市持有中医从业执照的医师约1700多人,并且加拿大用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医药进入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应该得到发扬光大。中国历史上有“四大发明”。其实,中医药历史渊源,是不可代替的、名副其实的第五大发明!中医药是科学的!总领事馆非常重视并大力推广,在加拿大落地生根,造福社会民众。并以文化方式推动中医药的发展。计划组织专业人员,上半年回国内交流参观。下半年邀请国内中医药专家来加访问交流。
她说:1938年白求恩不远万里奔赴中国,与共产党八路军并肩抗击日本侵略者。今年是八十周年。温哥华领事馆与当地华人和国内社会组织举办纪念活动。弘扬白求恩精神。希望所有活动,能与基金会合作开展。
基金会代表团前往巴克维尔古镇考察。古镇是170多年前,华人登陆加拿大淘金务工生活的落脚地。华工为加拿大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历史上华工长期受到不公正生活待遇和政治歧视。前不久,加拿大国家、省、市三级政府对此,正式向华人道歉。推动了中加人民的友谊。
加拿大白求恩研究会创会会长谷世安先生讲话。
他介绍:研究会是加拿大国家级社会组织。会员以医护专业人员为主。宗旨是白求恩精神在加拿大社会的促进与发展。业务工作主要是向加拿大社会募集善款,组织医护人员到中国内地河北、山西白求恩生活工作和牺牲的地方,开展一个月的“重走白求恩路”医务就诊送药的公益活动。这项公益活动已经坚持了十年。并且,还将向中国内地边远地区云南、贵州、内蒙古等最艰苦、急需要医疗服务的民众提供医疗救助。
2015年应基金会邀请出席在北京举行“白求恩精神与我们的时代”国际论坛。明年,是白求恩逝世八十周年。希望与基金会分别在加拿大和中国共同举办大型纪念活动。
白求恩是受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派遣到中国支援八路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白求恩医术高明。他也是一位发明家。他是流动输血的第一发明人。他在敌后根据地缺医少药,没有基本医疗设备、炮火连天的露天条件下,坚持手术。他亲自动手,采用“土洋”结合的办法,制作马背上驼运医疗手术的设备。他不仅仅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艺术、书画爱好者。
白求恩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希望与基金会合作,将“白求恩精神”作为文化遗产,申请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加两国人民友谊世世代代相传!
会上,嘉宾发言热烈。不时发出掌声。
基金会向于海英参赞、谷世安会长赠送“非遗”风筝作品。
“非遗”传承人吕铁智代表基金会分别向于海英女士、谷世安先生赠送风筝作品
会后,集体合影留念。
25日,代表团全体人员在加中城市友好协会执行会长吴家明先生陪同下,乘坐支线飞机,前往BC省巴克维尔古镇参观考察。古镇距温哥华市千余公里。
BC省加列布地区前主席、加中城市友好协会顾问列治文先生陪同到达古镇参观。
20世纪早期加拿大属于英国殖民地。在巴克维尔地区发现黄金,英国殖民者到中国广东一带的欺骗强征华人来到这里淘金。逐步建立起了北美地区最完整的华人文化小镇。一百多年过去了,该镇迄今仍有保存完好的唐人街、洪门致公堂建筑,以及大量的历史文献、图片等。2009年加拿大联邦政府将巴克维尔洪门致公堂建筑定为国家级历史遗迹。目前巴克维尔古镇由当地政府官员和志愿者组成的理事会负责管理。
代表团认真考察了解了巴克维尔古镇的历史和现状,并同古镇管理理事会首席执行官艾德.科尔曼进行座谈交流。双方就合作共同保护巴克维尔古镇及其华人历史达成多方面共识。当地政府及社会机构也真诚欢迎中国旅游团及专家学者到访巴克维尔古镇,开展文化旅游及学术研究,最终目标是将该古镇建设成一个反映华人奋斗历史的互动式博物馆。
古镇导游带领大家参观木房,生动的讲解了房屋主人华工一家人生产生活的故事和繁衍发展的艰辛历程。
中午,在古镇中餐馆木屋品尝了大洋彼岸的“潮汕菜”。
下午,在会议室,代表团与巴克维尔历史古镇理事会首席执行官艾德.科尔曼先生举行了座谈。共同探讨了古镇保护与合作。
书画家赵刚、顾平、书法家张朝群代表基金会向科尔曼先生赠送了绘画书法作品。
列治文先生向基金会赠送了民族特色的磁盘纪念品。
返回温哥华途中,在列治文先生陪同下,代表团到访威廉姆斯湖市政厅,会见了市长。
26日,加拿大国际多元文化发展基金会与温哥华西门菲莎大学、加拿大文化艺术研究院等共同举办了“中加文化遗产(民间)保护交流座谈会”。
中国驻温哥华总领馆副总领事孔玮玮、加拿大国会议员戴维思、BC省省议员李耀华先生、本拿比市议员代市长王白进先生、温哥华市原住民长老Matt Vikers先生、瑞邦金融集团总裁廖子蔚女士、加拿大——中国城市友好协会执行会长吴家明先生、汉学专家大学教授王健先生以及在温市访问的“吉祥三宝”乌日娜夫妇全家等出席了座谈会。
首先由主办方加拿大国际多元文化发展基金会会长魏美蓉女士致辞。她对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团访问温哥华表示热烈欢迎。
加拿大国会议员戴维斯先生致辞。
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总领事孔玮玮先生致辞。
基金会秘书长蔡宝光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基金会开展的两个重要保护项目:一是“东亚纸张制作及保护项目”;二是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修缮与管理导则项目。重点介绍了基金会在开展这两个保护项目时的主要做法。
温哥华京士威国会议员唐·戴维斯向基金会颁发证书:感谢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作为2018加中文化遗产保护交流座谈会的特约主宾,希望贵会为两国民间文化交流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现场安排代表团书画家介绍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基本知识并现场泼墨作画;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展演风筝制作的技艺和作品。
代表团的介绍和讲解示范,引起了与会嘉宾强烈反响,座谈会气氛热烈,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交流团向活动主办方、嘉宾赠送了书法绘画作品、“非遗”风筝作品。并将“庆阳香包”佩戴在每位与会人员胸前。受到嘉宾的欢迎。
28日上午,代表团应邀参观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国家物理实验室。
该实验室主要从事高能粒子加速器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性研究,也参与一些医学领域的研究项目。
据介绍,中国企业华为曾在该实验室做过项目测试。
对该实验室感兴趣,是因为基金会目前正在做的一件事情:依托“北斗星”开展“文房四宝”(纸、墨、笔、砚)太空搭载项目。该项目旨在了解探索“文房四宝”在太空失重条件下可能产生的物理变化,以及该变化是否会影响“文房四宝”的使用性能及其寿命变化。实验室人员对我们的项目非常感兴趣,并表示如果需要该机构可以参与帮助。通过参观我们认为,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有可能通过高科技手段开辟新的渠道和方向。
29日下午,代表团离开温哥华回国。30日下午,代表团回到北京。耿静理事长对代表团圆满完成出访交流任务表示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