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搜索
推荐搜索: | ||
10年坚守 不忘初心 | 一带一路专项基金 | |
会长专栏 |
主页底部二维码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主办: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版权所有 2008 CCHF, All Copyright reserved. 京ICP备07503584号-1
地址:北京东直门南大街5号中青旅大厦1009—1012室 邮编:100007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43号 电话:010-58156230/31/32/33 传真:010-58156230-618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十周年系列活动: 红色传承 托起明天的太阳
为了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为了对孩子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基金会邀请了长期支助的醴陵将军外交官红军小学、赤水耿飚将军红军学校两所学校的20名学生和6名老师,前来北京参加基金会“十年再出发 永远在路上”十周年庆典系列活动。
论坛会场
在京期间,全体师生第一天清晨前往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升国旗仪式,之后参观了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故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圆明园,游览了鸟巢、水立方、北京天文馆。师生们亲身领略祖国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感受到首都的现代文明。同时,师生们还分别参加了由我会与兰州文化行者文化交流中心、北师大社会学院、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中心、澳门文物大使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文化遗产友好使者论坛8月10日下午的开幕式和8月12日晚上的闭幕式。
耿莹会长开幕式致辞
耿莹会长出席了开幕式并在致辞中表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需要年轻人的加入,从娃娃开始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感情,当孩子们对其有感情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有望得到保护和传承。基金会愿做一个“小灯泡”,引领、照亮孩子们找到“精神家园”的路,让孩子们在民族文化自信中健康成长。
耿莹会长与师生们互动交流
耿莹会长在现场与孩子们亲切握手、拥抱,开心地交谈,询问他们的年龄及学习情况。醴陵将军外交官红军学校七年级的邓欣瑶同学,手捧着一个很漂亮的封信,“耿奶奶,我给您写了一封信。”很高兴地亲手交给了耿莹会长。“谢谢孩子”耿莹会长也很开心地抚摸着她的头。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心地围着耿莹会长交谈着,场面温馨感人。
耿莹会长和两所红军学校师生合影
会后,耿莹会长与两所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交流了学校的状况和发展。其中,她特地叮嘱赤水耿飚将军红军学校的陈校长,“学习文化的同时,也要加强孩子们身体锻炼,多做一些户外活动”,并介绍推荐了一套寓教于乐的京剧体操。陈校长对耿莹会长的情真意切地关心很激动地说:“会长您放心,我们会加强孩子们的身体素质锻炼的。”
闭幕式上,耿静理事长代表基金会,向醴陵将军外交官红军小学和赤水耿飚将军红军学校,分别捐赠了“小灯泡奖学金”15万元人民币,用于帮助在校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学生及学生校外学习体验活动。同时,也向兰州文化行者文化交流中心捐赠了5万元人民币,用于文化遗产友好使者行动计划的项目。
耿静理事长闭幕式致辞
耿静理事长在致辞中强调,青少年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受益者和参与者,实地参观考察能够直观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给学生们一个直接与文化遗产对话的机会。在参观与享受中华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加深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培育了保护文化遗产的兴趣,增强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
基金会向赤水耿飚将军红军学校签约捐赠
基金会向醴陵将军外交官红军学校签约捐赠
基金会向兰州文化行者文化交流中心签约捐赠
闭幕式上,醴陵将军外交官红军学校10名学生,个个胸有成竹,铿锵有力地舞蹈,饱含激情地朗诵《与将星相守》:
“人民军队,九十年,栉风沐雨,
一如那喷血的朝阳,你们用生命书写辉煌。
钢铁长城,九十年,铮铮铁骨,
一如那参天的树木,你们用博大诉说刚强。
……
我们致敬栽树人,自强报国的耿直忠义,正播撒着红色的基因。
我们感念栽种人,关爱教育的殷殷情愫,正滋润着祖国的花朵。
……
接过红军旗,我们倍感骄傲,与将星相守,我们义无反顾,
年轻的我们,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
……”
将军外交官红军学校学生表演《与将星相守》
赤水耿飚将军红军学校,六年级刘凯杨娓娓道来的红军故事《耿飚将军血战湘江》。四年级1班的代佳妍带来的女生独唱《打靶归来》,歌声清脆嘹亮,感染着在场来自全国46所大学的学子们,掌声不断,把闭幕式推入了高潮。
刘凯杨讲红军故事《耿飚将军血战湘江》
代佳妍独唱《打靶归来》
精彩丰富的节目,很好地展示了两所学校的红色教育成果。让孩子们在和平年代,了解建军90年的艰难历程,继承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红色文化代代传,勤俭节约、爱国爱家、关心他人、热爱劳动等革命观念深入校园。
醴陵耿飚将军红军学校带队张校长说:“非常感谢基金会对我们真诚支持和无私帮助。学生们能来北京首都参观,这是在校不能体验的教学实践。孩子们不仅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也开阔了眼界。我们会加强红色教育实践活动,让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其中张校长还介绍,孩子们的节目只排练五六天,每个孩子知道能来北京都很兴奋,排练很听话特别认真,不嫌苦不嫌累。
耿静理事长与师生们在基金会座谈
醴陵将军外交官红军学校的前任曹校长也说:“学生们这几天很开心,对文化遗产有了直观深刻地认识,这种难得的经历会影响孩子们一生的成长之路。他们回到学校以后,也会把看到的、听到的传达、感染给别的同学,起到很好地示范作用。”
赤水耿飚将军红军学校的陈校长说:“能见到我们老区人民耳熟能详的革命前辈的后代。并热心与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在孩子们心灵里都是极大的震撼,对他们将来的学习都是很大的鼓励。我们是革命老区的学校,让红色文化代代传,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耿静理事长与师生们在基金会合影留念
赤水耿飚将军红军学校二年级的罗苏苹,是这次来京孩子中年龄最小的,也是精神头十足的一个“小红军”。在和工作人员接触中,她多次说,“我第一次来北京,但是我还会再来看你们的,因为我要考清华……”
革命老区的孩子们都是第一次来北京,对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和热情。基金会也希望通过“小灯泡奖学金”的“光亮”,照亮学生们奋发前进的学习道路,也希望他们成为一个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小志愿者,保护、发扬好民族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