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搜索
推荐搜索: | ||
10年坚守 不忘初心 | 一带一路专项基金 | |
会长专栏 |
主页底部二维码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主办: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版权所有 2008 CCHF, All Copyright reserved. 京ICP备07503584号-1
地址:北京东直门南大街5号中青旅大厦1009—1012室 邮编:100007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43号 电话:010-58156230/31/32/33 传真:010-58156230-618
东方之韵|华夏文化海上丝路(南海)采风行第二天
5月9日,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组织的“东方之韵”华夏文化海上丝路采风行,第二站来到三沙市政府所在地永兴岛采风考察。
永兴岛是南海渔民活动的区域,中国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数据文献对该岛均有记载。宋朝曾派海军巡视,并将南海诸岛划归宋朝版图。元代时,地理学家郭守敬曾在南海进行天文测量。明朝郑和下西洋,标绘过南海诸岛地理位置。清朝宣统皇帝年间,曾派广东海军赴西沙群岛查勘,刻碑升旗。1932年,法属印度支那政府占据了包括永兴岛在内的整个西沙群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海诸岛一度被日本占领。日本投降后,南海诸岛一并归还中国。1946年国民政府永兴号军舰接收西沙群岛,以舰名命名岛名以示纪念。2012年6月2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撤销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建立地级三沙市,政府驻西沙永兴岛。
采风团一行首先来到驻永兴岛部队参观慰问,基金会代表受耿莹会长、耿静理事长委托将《耿飚回忆录》书籍捐赠给战士,并送上耿莹会长、耿静理事长的慰问与嘱托,勉励战士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卫好祖国的南大门。战士们表示谨记重托,每一位驻岛官兵要以一名优秀军人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展现出当代军人的精神面貌,为祖国、为人民保家卫国。
捐书仪式结束后,基金会采风团一起与战士们种上了一棵代表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的椰子树。祝愿战士们为祖国再立新功,祝愿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十年再出发,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艺术家们也拿起画笔,深入到守岛战士的生活中,与战士们座谈,为战士们作画。
随后,基金会采风团一行考察永兴岛当地的风土人情,并与渔民座谈,深入了解渔民的生活,为绘画创作收集大量的素材。
随团艺术家代表顾平先生,在接受三沙卫视采访时说,祖国的南疆,那么的广阔就如同蓝宝石一样的美丽,特别的晶莹剔透。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组织书画家采风,用艺术家手中的画笔去创作美丽南海历史文化及人文风情,对传承和发扬南海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随团文化学者樊传庚博士接受采访时谈到,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作为民间社会组织却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此次采风团通过考察,挖掘三沙特色的历史文化,通过书画作品创作展览,让南海文化走出去,兼容并包吸收外来文化,起到了文化交流互鉴的作用。三沙建市是三沙文化建设的里程碑,政府支持,军民共建新时代的三沙文化的时机成熟,三沙文化建设必将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果。三沙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