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推荐搜索

主页底部二维码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主办: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版权所有 2008 CCHF, All Copyright reserved. 京ICP备07503584号-1
地址:北京东直门南大街5号中青旅大厦1009—1012室 邮编:100007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43号 电话:010-58156230/31/32/33 传真:010-58156230-618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 1

“小灯泡助学金”公益项目考察|基金会走访考察宁夏永宁玉海小学

发布时间:
2018/04/20 13:14

  基金会自2007年成立以来,非常重视和关心下一代的教育及成长。在2009年我会为了帮扶更多地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特设立“小灯泡助学金”公益项目。先后向许多小学、中学、大学的贫困生进行助学捐资捐物。去年我会又向湖南醴陵榬木岭中学、贵州赤水丙安学校、甘肃庆城莲池小学、宁夏永宁玉海小学等学校,各资助10-15万元人民币,用于奖励品学兼优、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在校学生及学生校外学习实践活动的费用。

  为了检查资金使用情况,确保资金符合《捐赠协议》的约定,为继续深入开展资助办学工作总结经验。在阳光明媚的四月,我会经过会议研究决定,策划前往我会多年捐资助学的学校进行走访考察。

  4月17日,我会第一批考察小组,受创会会长耿莹、理事长耿静的委托前往第一站宁夏永宁县闽宁镇玉海小学进行走访考察。

  玉海学校始建于1998年,是六盘山革命老区移民学校。为了纪念“杨罗耿兵团”在1949年6月和平解放宁夏银川,在2013年被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选定,挂牌命名为“宁夏永宁耿飚红军小学”。学校占地面积23500平米,几年来,受到政府、机构及企业大力支持,先已被打造成“全区信息化教育示范镇”的样板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生527名,专职教师30名。

  2017年12月,基金会向该校捐赠了10万人民币助学资金。根据《捐赠协议》的约定和“小灯泡奖学金”资助计划方案,学校根据贫困生的需求及当地物价情况,全部资金计划分为3年用完。第一年(2018年)学校为40名贫困生分别购置了学习用品、春夏秋冬四季校服、胶鞋等物品。为了助学金用到实处,校方通过多方考察,为学生认真采购助学物品,解决了贫困生的需求。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基金会考察小组与学校领导、老师进行了座谈。校党支部书记田术海在座谈中在汇报中,首先感谢基金会对学生们的爱心捐赠,并介绍了学校的历史及教学情况。其中重点汇报了学校执行落实“小灯泡助学金”资金使用情况:贫困生界定标准;资助方式、年度方式及费用;选定资助省的要求、程序等。

  同时,田书记也提出目前学校急需解决的困难:教师食堂及教师集体宿舍,并希望提供耿飚将军有关资料及实物充实学校展厅及宣传使用。

  考察小组听取汇报后,非常肯定学校在“小灯泡助学金”方面的工作。蔡宝光秘书长在座谈会上讲到:“小灯泡奖学金”助学公益项目,是基金会的重要工作之一。走访考察是为了更好地帮扶在校贫困生,对基金会进一步开展助学公益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他介绍了基金会是社会公益组织,募集公益资金使用是要接受业务主管部门、赞助方的监督检查情况。根据《捐赠协议》有关规定,基金会对“小灯泡奖学金”资金使用情况负有监督职责。

  对于学校提出的困难,将及时向基金会理事会汇报并争取得到社会的支持,解决学校的燃眉之急。

  在座谈会上,考察小组对资助贫困生方案中几项具体事宜提出了询问,并逐一向座谈的贫困学生代表了解个人及家庭的状况。同时。基金会向学校捐赠了《耿飚回忆录》、《贺龙在1927年》《共和国体育奠基人——贺龙》等书籍和《中华英才》杂志和《民族精粹音乐》、《唱响中国》等光盘,并答应将耿飚将军历史文献文章、报刊报道等资料整理汇总后,寄给学校宣传使用。

  座谈会后,考察小组参观了“学校长征展厅”。穿着红军服的小学生生动地解说赢得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的掌声。

  参观校展厅后,考察小组成员在多媒体教室,观摩了一堂三年级“分数的形成与表述”数学教学课。

  课堂上,教师熟练的使用现代化信息教学设备,边讲解、边演示、边提问、边启发、边指定学生解答,不时使用赞许的语气公布正确答案。教师讲课生动流畅、学生听课答题轻松活跃,教师与学生、授课与听课融为一体。考察小组对教学与学习方式,赞叹不已!

  随后,考察小组和教师们在简陋的彩钢板食堂一同就餐,并按规定交付了工作餐费。

  工作餐后,在田书记的陪同下,走访看望接受基金会资助的学生家庭。受助学生两兄弟,分别在校二年级、四年级就读。父母因病去世,现由爷爷奶奶抚养。

  在与老人家交谈得知,全家几年前从海西村移民到玉海村生活。一直靠老人家种几分地玉米,饲养一头肉牛、九只羊卖钱为生。房屋低矮昏暗,生活用具十分简单。兄弟两人入学义务教育免除学费,但因移民户口不在本村,未被列入“立档建卡户(原称“扶贫户”)”救助范围,生活水平远不及本村其他村民。

  在问及老人家有什么生活困难时,老人家很感谢村委会、学校、社会机构对他家的关心和捐赠,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基金会易海燕同志感慨地拍着两兄弟的肩膀。鼓励他们好好学习,长大成才,报效国家,报答爷爷的养育之情。临走还嘱咐老人家,人民政府从政策上,社会上会全力开展资金、物品、项目扶贫行动。还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幸福生活是靠奋斗得来的!

  通过走访了解受助学校及贫困家庭,为基金会继续深入开展助学公益项目,提供了经验和思路。基金会在近几个月会陆续走访考察的其它几所我会资助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