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推荐搜索

主页底部二维码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主办: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版权所有 2008 CCHF, All Copyright reserved. 京ICP备07503584号-1
地址:北京东直门南大街5号中青旅大厦1009—1012室 邮编:100007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43号 电话:010-58156230/31/32/33 传真:010-58156230-618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 1

徐健国|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成立十周年公益活动耿瑩会长致辞有感

发布时间:
2018/02/10 10:46

  近日,我们收到了来自大洋彼岸的旅美画家徐健国先生对基金会十年公益活动的深情美文,在他的笔下,再一次领悟创会会长耿瑩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民族大义的情怀。

  2014年,基金会东方之韵文化行项目走进美国时,他曾积极参与了艺术展览活动。基金会走过十年,“是许多人对我们的爱”,举办十周年公益活动,也是回馈和答谢许许多多有文化慈善大爱的人,一起见证我们的付出和努力。

  徐健国先生现在虽定居美国,但却感受到他强烈的眷国深意,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创会会长耿瑩的敬意,就是一种对祖国传统文化、文化公益的赞誉和认同。我们衷心的祝愿徐健国先生在异国他乡生活工作平安顺利!也希望继续支持中国的文化公益慈善事业。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成立十周年公益活动耿瑩会长致辞有感》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于2017年12月10号在中国深圳举行。耿瑩会长致辞非常精彩。

  在纽约,一个旅居美国三十多年的华裔职业画家收到邀请函,勾起了幼年时对上海法租界淮海路文人志士的慷慨激昂和大家闺秀的侬吴细语的甜蜜记忆。怀着对这位在兵荒马乱中出身革命将军家庭的闺秀同行,能画出沉稳飘逸的线条表达情感的敬意,对作为画家兼基金会会长的她将说什么产生了好奇。天马行空的艺术生涯让人对缺乏人情,八股官腔语言产生了距离,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从纽约经上海飞往深圳的公益会场。

  素雅致优的着装,文静而掷地有声的语气,举手投足中充满自律为贵的气宇,谦和而又刚毅自信。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会长耿瑩缓缓地走上讲台,满怀歉意地抱歉年迈脚疾带来的不便,深深地向与会者三鞠躬,向正前方的、左前方的、右前方的与会者,感激应邀而来的诸君拨冗赴会,无言的真情。面对来自祖国各地的千人相聚,仿佛就像是陕北奶奶过年同家人的灶坑相聚,开开心心地与孩子们过节的唠嗑,开始其如数家珍似的娓娓道来。

  从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的缘起到十年坚持的繁华似锦,从年奔八十对己已无所求的使命,到只愿为民族遗风倾其所有而去的愿望,“做一个不起眼的小灯泡,让生命的一点点余光让来者在迷茫时,可以引领其未来前进的方向,仅此而已。”廉颇老已,尚有赤心。年轻人呀,受外来文化影响,但万万不可或缺的应是足下的中华文脉血缘!谆谆告诫中深藏着亲人般的厚爱宽恕。

徐健国先生

  在仁爱与包容中,细雨润身的规劝显露对年轻一代的殷切期待。这景象令我想起中华民族古风美德之所以千古长存,是因为每每在民族跌宕起伏急流险滩的历史当口,总有中华优秀的儿女振臂急呼,总有以挽揽乾坤为己任的仁人志士出现。远的估且不说,上世纪四十年代,当中华被日寇入侵,中华儿女孤军奋战以血肉之躯筑长城抗击日寇侵略、民族命运值生死存亡关键时刻,宋美龄女士赴美呼唤世人重视远东战场中华民族打击法西斯以挽救世界文明之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以争取世界和平仍是人类共同命运的演说,唤醒了世界人民对邪恶势力的正义感,从而使世界各国军民同心协力获得了二战的胜利。

  而时下中国改革开放举世瞩目,国力大增硕果累累,值入经济快速道发展的中华民族前途一片光明,然而莺歌燕舞中,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论理如仁义礼智信,却受到了来自酒红灯绿玩物丧志享受为上的冲击,面临迷茫的危机。中华艺术传统的书画琴棋,追求髙雅谦和的人文意境以引领民族趋向和谐自由,却受到了唯我放纵、私欲横流的截劫而使其成为一大批急功近利的粗制烂造。严谨致极的中华治学之道被形而下为术的世俗所替代。中华独特的医学论理对生命科学的理解及治理给现代西方医学科学研究方向的启示,反而在原生地被医界所漠视,近二十年来世界科学界的翘楚在生命科学孜孜不倦地研究,印证了中国针灸通过激活人体内的暗能量物质对人体功能自我修复的重要价值,反而在原发生地被医学界所轻视,“一个民族的文化完了,这个民族也就没有了。”耿瑩女士发自肺腑,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告诫,如雷贯耳令人震惊,一千余与会者的大厅鸦雀无声,落针有声。心通理达者听得热泪盈眶,迷茫徘徊者则如梦初醒。一个国家的富有不能以牺牲民族文化精神为代价,耿瑩女士的致辞语气由优美平和,渐渐转为铿锵轩昂:一个民族的长治久安,只有建立在民族魂的基础上,兼收并蓄世界各国文化的精华,以求长足的发展并反馈于人类才能被世人所仰视……。

  夜不眠寐的我,陷入沉思,我在思考这位将军之女的巾帼“辛弃疾”,忧国忧民把栏杆拍遍的切肤之痛与爱国情怀,是来自于哪里?“人生就是一种选择,人的一生充满了选择……”耿瑩女士这句仿佛是自言自语的对人生价值的概括,是对自己的鞭策,“再干十年!” 志在千里不改初心的八十老骥又作了人生最后一个决定。我忽然明白,这一切归功于中华民族美德的家教,身教言传的传统,这一切归功于中华文化遗产的代代传承。

  我庆幸自己从万里之遥的纽约飞到深圳聆听这令人难以忘怀的演讲,一个值得纪念的选择让我终身获益。

  2018年2月,徐健国写于纽约小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