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制作和保护技术是东亚共同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大约从公元2世纪起,纸张成为首要载体来记录信息、传播知识和思想。纸张起源于东亚,并流传至世界各国。但是随着时间流逝,技术进步,东亚传统纸张制作和保护技术面临着巨大挑战。
为迎接这一挑战,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大力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纸张保护项目,即东亚纸张保护方法和纸张制造传统2008—2012项目,旨在保护纸张制造传统和纸张保护方法。此项目为东亚各国专家和相关研究单位提供了技术交流、文化交流,合作以解决纸张保护问题的平台。更重要的是,此项目不仅关注东亚纸张制作及保护的技术及知识,还关注有形纸张文物的保护.例如书籍及手抄本。
项目的四个重要目标是:
1.保护东亚传统造纸及纸张保护技巧
2.探索和解决东亚纸张保护中面临的问题
3.建立科学体系,提高传统纸张保护和修复技术
4.编写培训教材和制定纸张保护指南
项目在获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康慨捐赠后开始启动。主要以资助中国、朝鲜、蒙古政府、机构和专家参加各种与项目相关的研究保护活动.而联合国教科组织文则负责项目协调工作。
日本和韩国的相关机构和团体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同时他们运用自己的资金参与项目活动。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2007年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协议,资助“东亚纸张保护方法和纸张制造传统”项目。项目为期五年,共捐赠人民币250万元整。在双方的密切合作和共同努力下,项目于2012年顺利结束。项目各方一致认为,该项目不仅为保护人类遗产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纸张保护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为东亚各国专家和相关研究单位提供了技术交流、文化交流的平台,而且加强了区域和国际间的合作交流和对话,项目意义重大,成果丰硕。